点击数:11 更新时间:2023-10-12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办理、假释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对于被判无期徒刑的罪犯,如果在服刑期间表现出确实的悔改或立功行为,可以在服刑满两年后申请减刑。减刑的幅度根据悔改或立功的程度而定,一般可以减为十八年以上二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对于有重大立功表现的罪犯,可以减为十三年以上十八年以下有期徒刑。
经过一次或几次减刑后,无期徒刑罪犯的实际执行刑期不得少于十年,起始时间从无期徒刑判决确定之日起计算。
如果无期徒刑罪犯在刑罚执行期间再次犯罪,被判处有期徒刑以下的刑罚,一般在两年内不予减刑;对于再次被判无期徒刑的罪犯,减刑的起始时间将适当延长。
对于具有自首、立功情节的被告人,是否从宽处罚以及从宽程度的确定,应考虑犯罪事实、犯罪性质、犯罪情节、危害后果、社会影响、被告人的主观恶性和人身危险性等因素。自首的主动性、供述的及时性和稳定性也应予以考虑。立功的情节则需要考虑检举揭发罪行的轻重、被检举揭发人可能或已经被判处的刑罚、提供的线索对侦破案件或协助抓捕其他犯罪嫌疑人的作用大小。
对于具有自首或立功情节的被告人,一般应依法从轻、减轻处罚;犯罪情节较轻的情况下,可以免除处罚。在类似情况下,具有自首情节的被告人应获得比具有立功情节的被告人更宽大的从宽幅度。
然而,如果犯罪情节特别恶劣、犯罪后果特别严重、被告人主观恶性深、人身危险性大,或者在犯罪前即为规避法律、逃避处罚而准备自首、立功的情况下,可以不从宽处罚。
对于具有自首、立功情节的被告人,同时又有累犯、毒品再犯等法定从重处罚情节的,应综合考虑自首、立功的具体情节以及被告人的主观恶性、人身危险性等因素,进行综合分析判断,确定从宽或从严处罚。如果累犯的前罪为非暴力犯罪,一般可以从宽处罚;如果前罪为暴力犯罪或前后罪为同类犯罪,可以不从宽处罚。
在共同犯罪案件中,对具有自首、立功情节的被告人的处罚,应注意共同犯罪人以及首要分子、主犯、从犯之间的量刑平衡。对于犯罪集团的首要分子、共同犯罪的主犯,如果其检举揭发或协助司法机关抓捕同案地位、作用较次的犯罪分子,从宽处罚与否应当从严掌握,以免导致全案量刑失衡;如果检举揭发或协助司法机关抓捕的是其他案件中罪行同样严重的犯罪分子,一般应依法从宽处罚。对于犯罪集团的一般成员、共同犯罪的从犯,特别是协助抓捕首要分子、主犯的情况下,应充分考虑政策,依法从宽处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