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首后都会从宽处罚吗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刑法 > 刑罚运用 > 自首法律知识

自首后都会从宽处罚吗

点击数:14 更新时间:2024-05-08

 
111399
我们知道,一个人如果犯了法的话其实是可以自首的,按照法律中的规定如果有自首情况是要更加法律再处罚的,但是很多人由于缺乏一定的法律知识,所以对于自首的一些相关问题不清楚,例如自首后都会从宽处罚吗?对于这个问题,手心律师网小编整理了相关的内容,希望对您有帮助。

自首从宽处罚的适用原则

自首从宽制度是为了保证自首者能够得到适当量刑,根据中国刑法第57条的量刑一般原则和司法实践经验,自首量刑的适用原则主要包括以下三点:

一、以犯罪事实为主要根据

自首者的投案自首可以结束其犯罪行为对社会造成的持续危害,但并不能消除犯罪行为所造成的损害。自首仅仅表明犯罪人对自己所犯罪行的态度,并不能改变其原来的犯罪事实。因此,在对自首的犯罪分子进行量刑时,必须以其犯罪事实为主要依据。在司法实践中,审判人员首先根据自首者犯罪行为的轻重,参照相关法律,确定一个刑罚幅度,然后结合自首的从宽情节,把握好严宽适度的原则,避免过于偏袒或过于严厉。

二、具体考虑自首情况

具体考虑自首的情况包括:

1. 自首的时间:犯罪人投案自首的时间早晚,反映了其悔悟的时间和犯罪行为对社会危害的持续时间。

2. 自首的原因及动机:犯罪人犯罪后的认罪、悔罪、悔改心理是自首动机的重要因素。如果犯罪人态度好,悔罪态度良好,并且投案自首,说明其悔悟的程度,在量刑时应予以考虑。

3. 交待罪行情况:犯罪人交待罪行的彻底程度和是否主动,也反映了投案者是否真心悔悟。

4. 犯罪分子的主动表现:这四个方面是在量刑时审判人员需要特别注意的情节。

相关知识

自首是指犯罪后主动投案,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向公安、司法机关或其他有关机关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的行为。根据我国刑法规定,自首者可以获得从轻或减轻处罚的待遇,其中,犯罪较轻的可以免除处罚。被采取强制措施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和正在服刑的罪犯,如实供述司法机关尚未掌握的本人其他罪行,也可以被视为自首。

根据《刑法》第67条的规定,犯罪后自动投案,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被视为自首。对于自首的犯罪分子,可以从轻或减轻处罚。其中,犯罪较轻的可以免除处罚。然而,对于自首后仍然涉嫌严重罪行的犯罪分子,过于普遍地从宽处罚可能会带来弊病,与预防犯罪的目的相悖,尤其是对于对社会造成严重危害的罪行。

被采取强制措施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和正在服刑的罪犯,如实供述司法机关尚未掌握的本人其他罪行,也可以被视为自首。

延伸阅读
  1. 数罪并罚是否构成累犯的判断标准
  2. 二审刑事辩护词:被害人存在过错
  3. 业主遭遇高空抛物事件的法律处理方法
  4. 网络诈骗罪辩护词的撰写
  5. 多次作案的定义和相关规定

刑罚运用热门知识

  1. 赌场工作人员的定罪量刑
  2. 言语激怒导致打架的责任
  3. 犯罪分子患有心脏病是否会免除刑事处罚
  4. 偷盗罪主犯和从犯量刑的差异
  5. 窝藏吸毒罪的判决依据及处罚
  6. 威胁恐吓骚扰的立案程序
  7. 不知情收取赃物是否构成犯罪及量刑标准
刑罚运用知识导航

热门解决方案

  1. 刑事诉讼辩护与代理须知
  2. 借款人无力偿还借款时的纠纷
  3. 民间借贷中的保证人
  4. 集体合同的效力
  5. 抚养子女和赡养老人所欠的债务,离婚时如何承担?
  6. 房屋相邻关系
  7. 借名买房纠纷

热门合同下载

  1. 耗材采购合同范本
  2. 合作协议书
  3. 转让上海公司股权范本
  4. 家庭暴力离婚协议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