抽逃出资500万怎么量刑
点击数:21 更新时间:2024-09-05
抽逃出资罪的量刑标准及新公司法对其认定的影响
一、抽逃出资罪的定义
抽逃资金罪是指公司发起人、股东违反公司法规定,未交付货币、实物或未转移财产权,或在公司成立后抽逃其出资,且数额巨大、后果严重或存在其他严重情节的行为。自然人犯罪的,将处以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并处罚金,罚金数额为虚假出资金额或抽逃出资金额的2%至7%之间;单位犯罪的,将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以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
二、新公司法对抽逃出资罪行为的认定
根据我国刑法第158条和第159条的规定,虚报注册资本和虚假出资、抽逃出资数额巨大、后果严重或存在其他严重情节将构成刑事犯罪。然而,在公司法修改之前,虚报注册资本和虚假出资、抽逃出资的现象非常普遍,甚至成为某种程度上的潜规则,并在执法过程中引发一些争议。新的公司法修改为改变这种情况提供了契机,也为广大普通企业家提供了松绑的机会。1. 2014年2月7日,国务院颁布了《注册资本制度改革方案》,规定除特定行业以外的所有企业实行注册资本认缴登记制。2. 2014年4月24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八次会议通过了《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刑法第一百五十八条、第一百五十九条的解释》,明确刑法第158条和159条的规定仅适用于实行注册资本实缴登记制的公司,不适用于实行注册资本认缴登记制的普通企业。3. 根据《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关于严格依法办理虚报注册资本和虚假出资抽逃出资刑事案件的通知》,自2014年3月1日起,除实行注册资本实缴登记制的公司外,对申请公司登记的单位和个人不再以虚报注册资本罪追究刑事责任;对公司股东、发起人不再以虚假出资、抽逃出资罪追究刑事责任。对于在2014年3月1日之前尚未处理或正在处理的案件,将按照刑法第十二条的原则进行处理。
三、抽逃出资行为的法律后果
尽管按照最新司法解释,抽逃出资行为不再构成刑事犯罪,但仍然侵犯了公司权益以及其他股东权益。主管工商部门可以根据公司法第200条对抽逃出资的股东处以抽逃金额的5%至15%的罚款。同时,公司、其他股东和公司债权人可以向法院起诉抽逃出资的股东,要求其返还出资本息或在抽逃出资本息范围内对公司债务未清偿的部分承担补充赔偿责任。抽逃出资行为虽然不再构成刑事犯罪,但仍然受到法律的严格制裁,以保护公司和股东的权益。新公司法对抽逃出资罪行为的认定提供了更明确的界定,为企业家提供了更多的发展空间和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