犯罪分子如何争取免除死刑
手律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刑法 > 刑罚种类 > 死刑法律知识

犯罪分子如何争取免除死刑

点击数:13 更新时间:2023-11-16

 
109387
依据我国《刑法》的规定,死刑是属于最为严厉的刑事处罚措施,是剥夺犯罪分子生命的刑罚,死刑的适用是比较严格的,一般适用罪大恶极的犯罪分子,那么犯罪分子如何争取免除死刑?下面由手心律师网小编为读者进行相关知识的解答。

犯罪分子争取免除死刑的法律途径和情况

律师的帮助

被告人的家属可以寻求律师的帮助来争取免除死刑。律师具备法律知识,可以查阅案卷、会见被告人,了解案情,并在法庭上进行辩护,给被告人提供心理安慰。

舆论渠道的帮助

记者和舆论渠道也可以帮助被告人争取免除死刑。有些案件可能因为各种原因给法院带来压力,或者对被告人非常不利,这时舆论的支持可以对案件的判决结果产生影响。例如,对方具有经济或权势背景时,舆论的支持可以提供更公正的判决。

其他法律途径

除了律师和舆论渠道的帮助,还有其他法律途径可以争取免除死刑。

哪些情况下可以免除死刑

根据法律规定

根据法律规定,以下情况可以免除死刑:

  1. 根据法律规定,犯罪行为不足以判处死刑;
  2. 犯罪行为具有法定的减轻、从轻情节,可以被从轻、减轻处理。

根据刑法规定,如果犯罪行为具有某些法定的减轻、从轻情节,犯罪分子可以受到略轻一格的处罚。例如,本来应该判处死刑的情况下,根据从轻处罚的要求,可以判处缓期执行死刑,从而避免一死。

此外,正当防卫也属于可以免除死刑的情况,但对正当防卫的认定界限至今不是很清楚。

未成年人、精神病人和身体残疾人

根据刑法规定,未成年人、精神病人和身体残疾人不适用死刑。根据《刑法》第十七条的规定,已满十六周岁的人犯罪应负刑事责任,但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毒罪时应负刑事责任。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八周岁的人犯罪应从轻或减轻处罚。

对于精神病人而言,同样不适用死刑。根据《刑法》第十八条的规定,精神病人在不能辨认或控制自己行为时造成危害结果,经法定程序鉴定确认后,不负刑事责任,但应责令其家属或监护人严加看管和医疗。在必要时,政府可以强制医疗。

有立功表现的犯人

根据《刑法》第六十八条的规定,犯罪分子如果揭发他人犯罪行为、提供重要线索从而帮助侦破其他案件等立功表现,可以从轻或减轻处罚。如果犯罪分子在犯罪后自首并有重大立功表现,应减轻或免除处罚。

需要注意的是,立功表现的检举必须及早进行,因为公安机关需要一定时间进行调查和落实。只有在检举属实的情况下,立功表现才会起作用。如果在检举后临刑前,公安机关还未对检举行为进行调查和落实,立功表现就不会起作用。

受害人有过错的情况

在受害人有过错的情况下,可以减轻被告人的过错和罪责。

延伸阅读
  1. 打群架致人死亡从犯的刑事责任
  2. 防卫过当致人死亡怎么处罚
  3. 法律专业意见:从重、从轻、减轻与免除处罚
  4. 犯死刑的罪投案自首能减刑吗
  5. 砍人一刀停下是犯罪中止吗

刑罚种类热门知识

  1. 刑罚中的政治权利剥夺
  2. 卖假冒伪劣产品是否违法及其法律责任
  3. 剥夺政治权利主刑包括什么罪名
  4. 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是什么意思
  5. 刑罚罚金交不起怎么办呀怎么处理
  6. 未成年犯罪罚金由谁交
  7. 寻衅滋事罪累犯的量刑
刑罚种类知识导航

热门解决方案

  1. 刑事诉讼辩护与代理须知
  2. 借款人无力偿还借款时的纠纷
  3. 民间借贷中的保证人
  4. 集体合同的效力
  5. 抚养子女和赡养老人所欠的债务,离婚时如何承担?
  6. 房屋相邻关系
  7. 借名买房纠纷

热门合同下载

  1. 耗材采购合同范本
  2. 合作协议书
  3. 转让上海公司股权范本
  4. 家庭暴力离婚协议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