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12 更新时间:2024-12-25
无期徒刑是一种严厉的刑罚,位于有期徒刑和死刑之间。
无期徒刑剥夺犯罪分子的终身自由,并迫使其进行劳动改造。
无期徒刑的刑期从判决宣判之日起计算,判决宣判前的羁押期不可抵押刑期。如果无期徒刑减为有期徒刑,则执行有期徒刑时,羁押期也不可抵押刑期。
在服刑期间,如果无期徒刑罪犯表现出悔改或立功行为,服刑满两年后可以减刑。对于确有悔改或立功表现的罪犯,一般可减为二十年至二十二年的有期徒刑;对于有重大立功表现的罪犯,可减为十五年至二十年的有期徒刑。
经过一次或多次减刑后,无期徒刑罪犯的实际执行刑期不能少于十三年,起始时间从无期徒刑判决确定之日开始计算。
根据《刑法修正案八》第十五条规定,减刑后实际执行的无期徒刑刑期不能少于十三年。
无期徒刑具有以下三个法律特征:
无期徒刑作为一种刑罚,对犯罪分子进行关押,体现了其惩罚性。
无期徒刑剥夺犯罪分子的终身自由,即使在服刑期间没有减刑,罪犯将终身在监狱服刑。这体现了无期徒刑刑罚的严厉性。
无期徒刑的内容包括对犯罪分子进行强制劳动改造,这展示了无期徒刑在矫正、教育罪犯方面的积极作用,使他们成为社会新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