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13 更新时间:2024-12-12
根据我国《刑法》第43条的规定,被判处拘役的犯罪分子将由公安机关选择就近的地方执行刑罚。在执行期间,被判处拘役的犯罪分子每月有权回家一至两天,如果参加劳动,还可以获得一定的报酬。
根据2008年7月1日起施行的《看守所留所执行刑罚罪犯管理办法》第2条的规定,被判处有期徒刑的罪犯,如果剩余刑期在1年以下,将由看守所代为执行刑罚。而被判处拘役的罪犯,则由看守所负责执行刑罚。
根据第55条的规定,被判处拘役的罪犯每月可以回家一至两天。罪犯本人需要提出申请,经管教民警签署意见,并经过看守所所长审核后,方可报所属公安机关批准。
对于准许回家的拘役罪犯,看守所将发给回家证明,并告知相关规定。需要注意的是,罪犯回家时间不能集中使用,也不能将刑期末期作为回家时间,以免变相提前释放罪犯,这一点在第57条中有明确规定。
因此,如果您的亲属在县看守所执行拘役刑罚,并有急事需要回家,可以按照规定提出申请,并办理相关手续。
根据我国刑法的规定,拘役的刑期为一个月以上六个月以下。拘役的刑期从判决执行之日起计算,如果在判决执行之前已经进行了羁押,那么每一天的羁押时间将折抵一天的刑期。
拘役是我国刑法规定的一种量刑方式,它是一种短期剥夺犯罪人自由的刑罚方法。拘役由公安机关在就近的拘役所、看守所或其他监管场所执行。在执行期间,受刑人每月有权回家一至两天,而参加劳动的受刑人还可以获得一定的报酬。
拘役的期限为一个月以上六个月以下,如果有多项罪行需要数罪并罚,拘役的刑期总和不得超过一年。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根据法律的规定,拘役刑期比较短,因此公安机关会选择就近的看守所来执行拘役刑罚。如果在被判刑之前已经进行了羁押,那么羁押的每一天可以折抵拘役刑期的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