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12 更新时间:2023-09-28
有期徒刑是指剥夺犯罪分子一定时期的人身自由,并实行强制劳动改造的刑罚方法。作为我国刑法规定的五种主刑之一,有期徒刑是最常见的刑罚方法之一。自由刑的代表,有期徒刑的地位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冲击,因为许多国家更倾向于使用罚金刑,而开放或半开放的监狱设施也改变了自由刑的形态。
拘役是指短期剥夺犯罪人自由,就近实行劳动的刑罚方法。拘役的期限为一个月以上六个月以下,数罪并罚不得超过一年。被判处拘役的刑期从人民法院的判决确定之日起生效,但如果在宣判前被先行羁押,其羁押一日折抵刑期一日。
1. 适用对象不同:有期徒刑适用于罪行较重和罪行较轻的犯罪分子,而拘役只适用于罪行较轻的犯罪分子。
2. 执行场所不同:有期徒刑在监狱或其他劳改场所执行,而拘役则由公安机关就近执行。
3. 期限不同:有期徒刑的期限较长,起点较高,幅度较大。有期徒刑的刑期为6个月以上,15年以下,适用于罪行较重和罪行严重的犯罪分子;拘役的期限较短,起点较低,幅度较小。拘役的刑期较有期徒刑短,适用于罪行较轻的罪犯。
4. 待遇不同:被判处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凡有劳动能力的都应参加无偿劳动,并接受教育改造;被判处拘役的犯罪分子,每月可以回家一至两天,参加劳动的可以酌量发给报酬。
5. 法律后果不同:被判处拘役的罪犯,服刑期满后再犯罪不被视为累犯;而被判处有期徒刑的罪犯,刑满释放或赦免后5年内再犯应当被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之罪的,则构成累犯,应当从重处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