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对未成年子女的管教义务包括哪些
点击数:5 更新时间:2023-11-09
所谓管教,是指父母按照国家法律和社会公德的要求,采用正确、适当的方法,对子女加以必要的管理、约束,使他们在思想上、品德上得以健康成长。下面手心律师网小编为大家整理了有关父母对未成年子女的管教义务包括哪些的内容,欢迎阅读。
父母对未成年子女的管教义务
一、未成年人的不良行为
根据我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第14条至第20条的规定,父母对未成年子女的管教义务包括以下不良行为:
- 旷课、夜不归宿;
- 携带管制刀具;
- 打架斗殴、辱骂他人;
- 强行向他人索要财物;
- 偷窃、故意毁坏财物;
- 参与赌博或者变相赌博;
- 观看、收听色情、淫秽的音像制品、读物等;
- 进入法律、法规规定未成年人不适宜进入的营业性歌舞厅等场所;
- 其他严重违背社会公德的不良行为。
二、未成年人的吸烟和酗酒
父母对未成年子女的管教义务还包括教育未成年人不得吸烟和酗酒。
三、制止不良行为团伙
父母和学校发现未成年人组织或参加实施不良行为的团伙时,应及时制止。如果发现该团伙有违法犯罪行为,应向公安机关报告。
四、禁止未成年人单独居住
未成年人的父母或其他监护人不得让不满16周岁的未成年人脱离监护单独居住。
五、不得放任不管
未成年人的父母或其他监护人不得放任不管,也不得迫使其离家出走,放弃监护职责。
父母对未成年子女的保护义务及损害赔偿责任
父母对未成年子女有保护和教育的基本权利和义务。父母是未成年子女的法定监护人和法定代理人,对未成年子女的教育和保护既是父母的权利,又是父母的责任和义务。
一、保护未成年子女的人身和财产权益
保护是指父母应防范和排除来自自然界或他人对未成年子女的人身或财产权益的非法侵害,保护未成年子女的人身安全与合法权益。
- 父母本身不得危害子女的人身安全,侵害未成年子女的财产权益。根据婚姻法第21条第4款的规定,禁止溺婴和其他残害婴儿的行为。溺婴是指父母杀死自己的婴儿的行为,包括用水溺杀和拒绝抚养。溺婴和弃婴都是侵犯婴儿的生命权和健康权的违法行为,行为人应当承担法律责任。
- 父母有义务防止和排除来自外界的侵害,当未成年子女的人身和财产权益受到他人不法侵害时,父母为其法定代理人,有义务保护子女,使其免受伤害,保障子女的安全和健康。父母还有权以法定代理人的身份提起诉讼,请求加害人停止侵害并赔偿损失。当未成年子女被人拐骗、脱离家庭或监护人时,父母有权要求归还子女,并要求司法机关追究拐骗者的刑事责任。
父母对未成年子女的保护义务旨在保障子女的人身安全和合法权益,防止他人对未成年子女的侵害,确保子女健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