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保侯审的申请程序有哪些
点击数:4 更新时间:2024-06-05
刑事诉讼中的取保候审是指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和人民法院对未被逮捕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为防止其逃避侦查、起诉和审判,责令其提出保证人或者交纳保证金,并出具保证书,保证随传随到的一种强制措施。下面我从四个方面给你详细分析一下有关取保候审的规定,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取保候审的条件
1. 可能判处管制、拘役或者独立适用附加刑的。
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取保候审适用于可能被判处管制、拘役或独立适用附加刑的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
2. 可能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但取保候审不会对社会造成危害。
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取保候审适用于可能被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的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但取保候审不会对社会造成危害。
3. 患有严重疾病、怀孕或哺乳婴儿的妇女。
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取保候审适用于患有严重疾病、正在怀孕或哺乳婴儿的妇女。根据案件具体情况,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和人民法院会根据法律作出取保候审的决定。如果是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或人民法院作出的决定,由公安机关执行。如果是国家安全机关作出的决定,或者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在办理国家安全机关移送的犯罪案件时作出的决定,由国家安全机关执行。
取保候审的方式
根据《刑事诉讼法》第53条的规定,取保候审有两种方式:保证人保证和保证金保证。同一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只能选择其中一种方式,不能同时使用保证人保证和保证金保证。保证人是由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提出的为其担保的人。保证人必须符合以下条件:与本案无牵连;有能力履行保证义务;享有政治权利,人身自由未受限制;有固定的住处和收入。公安、司法机关应当严格审查保证人是否符合法定条件,并告知其必须履行的义务,并由保证人出具保证书。保证人应当履行以下义务:监督被保证人履行法律规定的被取保候审期间的义务;发现被保证人可能违反法律规定时,应当及时向执行机关报告。如果保证人未及时报告被保证人违法行为,经查证属实后,县级以上执行机关可以对保证人处以1000元以上20000元以下罚款。如果保证人与被保证人串通,协助被取保候审人逃匿或明知藏匿地点而拒绝向司法机关提供,构成犯罪的,依照刑法相关规定追究保证人的刑事责任。对于保证人是否履行了保证义务,由公安机关认定,对保证人的罚款决定也由公安机关作出。
被取保候审人的义务
根据《刑事诉讼法》第56条的规定,被取保候审的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有以下几项义务:
1. 未经执行机关批准不得离开所居住的市、县。
被取保候审的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在没有正当理由的情况下不得离开所居住的市、县。如果有正当理由需要离开所居住的市、县,必须经过执行机关的批准。如果取保候审是由人民检察院或人民法院决定的,执行机关在批准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离开所居住的市、县之前,必须征得决定机关的同意。
2. 在传讯时及时到案。
被取保候审的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在接到传讯后有义务及时到案,因为取保只是手段,候审才是目的。
3. 不得干扰证人作证。
被取保候审的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不得以任何形式干扰证人作证。
4. 不得毁灭、伪造证据或串供。
被取保候审的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不得毁灭、伪造证据或者串供。执行机关在执行取保候审时,应当告知被取保候审人必须遵守上述规定,以及违反规定或在取保候审期间重新犯罪所应承担的后果。如果被取保候审的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违反规定,已经交纳保证金的,保证金将被没收。根据情况的不同,还可以责令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具结悔过、重新交纳保证金、提出保证人或对其监视居住,或者逮捕。
取保候审的程序
被羁押的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亲属有权申请取保候审。如果犯罪嫌疑人被逮捕,其聘请的律师可以为其申请取保候审。申请取保候审应当采用书面形式,由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亲属或律师提出。有权决定的机关在收到书面申请后7日内应当作出是否同意的答复。如果符合取保候审的条件并提出了保证人或能够交纳保证金,公安机关或司法机关应当同意并依法办理取保候审手续。对于不符合取保候审法定条件的,不同意取保候审。不同意取保候审的,应当告知申请人,并说明不同意的理由。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对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取保候审的最长期限不得超过12个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