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11 更新时间:2025-01-17
刑事管制是一种刑罚方法,指的是对罪犯不予关押,但限制其一定自由,并由公安机关执行和群众监督改造。被判处管制的罪犯仍然留在原工作单位或居住地工作或劳动,并在劳动中享受同工同酬的待遇。
1. 不予关押:被判处管制的犯罪分子在服刑期间,不被羁押在监狱、看守所等执行场所中,仍然留在原工作单位或居住地,不离开家庭,保持与社会的正常交往。
2. 限制自由:被判处管制刑的罪犯在公安机关的管束和群众的监督下进行劳动改造,其自由受到一定限制。罪犯的政治自由、担任领导职务、外出经商、迁居等自由受到限制。
3. 自谋生计:被判处管制的罪犯可以在劳动中与普通公民享受同工同酬的待遇,自谋生计。
管制的刑期从判决之日起计算。如果在判决前已经进行羁押,每一日的羁押可以折抵刑期二日。当管制刑期届满时,执行机关应当向罪犯本人以及相关单位和居住地的群众宣布解除管制,并发放解除管制通知书。如果管制附加剥夺政治权利,还应同时宣布恢复行使政治权利。
如果在管制执行期间,罪犯再次犯罪或者发现罪犯有漏罪未判的情况,执行机关应根据刑事诉讼法的规定,将案件移送给人民检察院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