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12 更新时间:2024-04-21
管制是指对罪犯不予关押,但限制其一定自由,并依法实行社区矫正的一种刑罚。被判处管制的罪犯仍然可以在原工作单位或居住地工作或劳动,并且在劳动中应当获得同等报酬。管制的期限为3个月以上2年以下,但在数罪并罚时不得超过3年。
免于刑事处罚主要包括以下情形:
根据《刑法》规定,对于不构成犯罪的行为,不应追究刑事责任。
我国《刑法》规定了对于刑事犯罪的追诉期限。如果超过了追诉时效,将不再追究刑事责任,追诉时效具有法定约束力。但在人民检察院、公安机关、国家安全机关立案侦查,或者在人民法院受理案件以后,逃避侦查或审判的,不受追诉期限的限制。
根据宪法,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有权决定特赦。一旦特赦,对罪犯将不再追究刑事责任。
我国《刑法》规定了四类案件必须由被害人告诉才能处理,包括侮辱、诽谤案(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和国家利益的除外),暴力干涉婚姻自由案,虐待案和侵占案。如果没有被害人告诉或告诉后又撤诉,将不再追究刑事责任。
我国刑法实行罪责自负、反对株连的原则。加之刑事诉讼中没有缺席审判的规定,如果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已经死亡,追究刑事责任已经没有意义,因此不予追究。
如果按照刑法应当追究刑事责任,但其他生效法律规定免予追究刑事责任的,将依据特别法优于普通法的原则,不予追究。
免予刑事处罚与管制在严重程度上存在一定的差异。管制是一种对罪犯施加一定限制的刑罚,而免予刑事处罚则意味着对犯罪行为不追究刑事责任。因此,从严重程度的角度来看,免予刑事处罚相对于管制来说更为严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