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13 更新时间:2023-09-18
根据我国现行法律规定,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在处理交通事故案件中,负有完全的举证责任。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该在自己的职权范围内,积极、认真、主动地收集证据,准确、及时地查明交通事故发生的真实情况,正确地处理交通事故。
在勘查事故现场时,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查明事故车辆、当事人、道路及其空间关系和事故发生时的天气情况。同时,应拍摄现场照片,绘制现场图,提取痕迹、物证,制作现场勘查笔录。对于发生一次死亡三人以上道路交通事故的,还应进行现场摄像。现场图、现场勘查笔录应当由参加勘查的交通警察、当事人或者见证人签名。若当事人、见证人拒绝签名或者无法签名以及无见证人的,应当记录在案。
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还应固定、提取或者保全现场证据材料。当痕迹或者证据可能因时间、地点、气象等原因导致灭失时,交通警察应及时固定、提取或者保全。对于车辆驾驶人有饮酒或者服用国家管制的精神药品、麻醉药品嫌疑的情况,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按照《道路交通安全违法行为处理程序规定》及时抽血或者提取尿样,并送交有检验资格的机构进行检验。对于车辆驾驶人当场死亡的情况,应及时抽血检验。
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还应查找当事人、证人进行询问,并制作询问笔录。在查找道路交通事故当事人和证人时,应控制肇事嫌疑人。同时,应检查当事人的身份证件、机动车驾驶证、机动车行驶证、保险标志等。对于交通肇事嫌疑人,可以依法传唤。
除上述工作外,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还应进行其他调查工作,以确保交通事故的真实情况得到准确查明。
机动车发生交通事故造成人身伤亡、财产损失的,由保险公司在机动车第三者责任强制保险责任限额范围内予以赔偿。对于超出保险责任限额的部分,按照以下规定承担赔偿责任:
1. 机动车之间发生交通事故的,由有过错的一方承担赔偿责任。若双方都有过错,按照各自过错的比例分担责任。
2. 机动车与非机动车驾驶人、行人之间发生交通事故,若非机动车驾驶人、行人没有过错,由机动车一方承担赔偿责任。若有证据证明非机动车驾驶人、行人有过错,根据过错程度适当减轻机动车一方的赔偿责任。若机动车一方没有过错,承担不超过百分之十的赔偿责任。
可见,机动车之间发生交通事故的举证责任是均等的。而在机动车与非机动车或行人发生交通事故时,后者的举证责任采取倒置原则,即只有机动车一方有证据证明对方有过错,才能减轻本方的赔偿责任。否则,由机动车一方承担赔偿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