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监管体系的问题剖析
点击数:15 更新时间:2024-09-11
目前,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监管体系存在着法律保障不力、机制不顺、队伍不健全、制度缺失等问题与缺陷,一定程度上阻碍和限制了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体系应有功能的发挥。
法律保障的不足导致标准制定和实施的问题
缺乏法律责任和法治要求
标准作为法律法规执行的技术依据,需要法律法规的支持和保障。然而,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的政策法规体系尚不完善,主要集中在农业和标准化方面的法律和规章中。这些法律和规章往往只强调禁止性和义务性规定,缺乏明确的法律责任规定,无法满足法治要求。相比之下,发达国家和地区如美国、加拿大、欧盟和日本等,在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的法制化方面更为先进。
制定周期长,运作成本高
标准的制定过程涉及多个政府职能部门,而且各部门之间职责范围模糊,容易导致多头管理体制的问题。各部门之间缺乏有效的协调和合作,导致标准制定周期长,衔接困难,运作成本高。具体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标准计划的确定需要多个部门多次协调沟通,常常出现意见不一致的情况;二是制修订主体混乱,导致标准重复、交叉甚至相互矛盾。这给生产经营者带来了困扰,使得标准无法有效执行。
制修订主体与实施主体缺乏沟通与协作
目前,我国标准的计划和制修订主要由政府来完成,而企业、专业合作组织和行业协会等标准的实施主体参与较少。标准制定过程中缺乏广泛的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导致制定出来的标准滞后,缺乏针对性和适应性。这使得标准与市场需求和实施主体的实际需要不相符。虽然政府实现了“有标可依”,但实践中却存在“无标可循”的问题。
标准监督不到位
标准的制定是为了实施,但目前我国标准的实施情况并不理想。除了标准技术内容本身的科学性存在缺陷外,标准实施的监督不到位也是一个重要原因。要做好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标准固然重要,但监管执行更为关键。如果上有政策,下有对策,中间缺乏有效的监管,那么标准只能是一句空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