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13 更新时间:2024-10-13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规定,对于仲裁机构的裁决和公证机关赋予强制执行效力的债权文书,一方当事人不履行的,对方当事人可以向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申请执行。受申请的人民法院应当执行。如果人民法院自收到申请执行书之日起超过六个月未执行,申请执行人可以向上一级人民法院申请执行。上一级人民法院经审查,可以责令原人民法院在一定期限内执行,也可以决定由本院执行或者指令其他人民法院执行。
一、查询、冻结、划拨存款
法院有权查询、冻结、划拨被执行人在银行里的存款,并要求银行协助执行。这需要法院具备相应的手续。
二、扣留、提取收入
法院可以扣留、提取被执行人的收入,包括工资、劳务报酬、利息、股息、红利、财产租赁收入等。被执行人的收入可以由执行法院做出裁定,并向有关单位发出协助执行通知书,由有关单位协助扣留、提取。
三、查封、扣押财产
法院可以对被执行人的财产进行查封、扣押,限制被执行人处分、损毁财产的行为。查封、扣押需要经过裁定,并进行公示程序。对于需要办理登记手续的财产,法院应向有关登记机关发出协助执行通知书。被执行人转让被查封的财产是无效的,执行法院可以拍卖、变卖被查封财产,并将所得款项交给申请执行人以清偿债务。
四、拍卖、变卖财产
在查封、扣押财产后,被执行人在一定期限内未履行义务,法院可以将其查封、扣押财产进行拍卖、变卖,用所得资金清偿债务。拍卖、变卖过程中有许多时间限制,当事人如果在规定期限内不主张权利,可能会丧失该权利。拍卖、变卖的财产上的优先权消灭,买受人购买的是没有负担的标的物。
五、搜查
如果法院认为被执行人有隐匿财产或者隐匿有关财产状况的证据,可以责令被执行人交出,并可以进行搜查。被执行人的会计账簿可以作为财产状况的证据材料进行搜查,并可以复制。
六、强制交付
当生效法律文书确定债务人必须交付特定物品给债权人时,法院可以强令其限期交付。如果限期不交付,法院可以采取强制交付措施,通常需要进行搜查。
七、强制迁退
当被执行人不履行生效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拒不迁出房屋、船舶或退出土地时,法院可以通过强制执行迫使被执行人迁出房屋、船舶或退出土地。
八、强制完成行为
对于可以替代的行为的强制执行,法院可以委托其他单位或个人完成,并由被执行人承担费用。对于不能替代的行为的强制执行,法院可以对被执行人采取罚款或司法拘留等处罚措施,直至可以追究刑事责任。
九、强制管理被执行人财产
法院可以委托申请执行人或指令第三人管理被执行人的财产,特别是在被执行人财产无法变现的情况下。
除了以上十种强制执行措施外,近年来各级人民法院在执行工作改革中创造了一些执行制度,以提高执行效率和促使被执行人履行债务。
一、被执行人财产报告制度
法院可以发出通知,要求被执行人如实报告财产情况。
二、执行审计制度
法院可以组织对被执行人财产情况进行审计。
三、被执行人名录公示制度
最高法院正在建立执行社会信用系统,将每年执行的案件公示并与银行系统连接,形成社会监督,促使被执行人履行债务。
四、限制被执行人高消费制度
被执行人不能进行高消费,以防止其逃避债务。相关部门可以采取措施限制被执行人的高消费行为。
五、财产举报制度
债权人可以举报被执行人的财产情况,举报成功可以获得奖金。
六、财产调查权
债权人的律师可以根据执行法院的调查令,调查被执行人的财产情况。
七、预立案登记制度
债权人可以在申请执行期限内,在没有被执行人财产线索的情况下,申请预立案登记。发现被执行人有财产后再交申请执行费,法院才正式立案。
八、轮候查封制度
执行中的财产可以进行轮候查封,以便更好地保护债权人的利益。
九、制发债权凭证制度
法院可以制发债权凭证,以便债权人能够更方便地行使自己的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