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法院起诉要请律师吗
手律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法律顾问 > 诉讼指南 > 诉讼法法律知识

去法院起诉要请律师吗

点击数:13 更新时间:2023-10-05

 
103148
当出现纠纷无法得到调解的时候,当事人一般都会选择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去法院起诉要请律师吗?我国法律上没有规定去法院起诉一定要请律师,如果你自己有把握也可以不用请律师。下面手心律师网小编整理了以下内容为您解答,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民事诉讼中是否需要聘请律师

在民事诉讼中,是否需要聘请律师取决于具体情况。对于案情简单、自己掌握充分证据并熟悉诉讼程序的当事人来说,可以选择不聘请律师;但相反地,聘请律师能够更好地保护当事人的权益。

没有法律规定必须聘请律师

值得注意的是,法律并没有规定必须聘请律师的要求,这完全取决于当事人自己的选择。

法律援助范围内的案件

对于属于法律援助范围内的案件,当事人也可以申请法律援助,享受由专门的律师免费代理案件的服务。

民事诉讼中的起诉程序

根据民事诉讼法的规定,民事诉讼可以通过书面起诉和口头起诉两种方式进行。根据第109条的规定:“起诉应当向人民法院递交起诉状,并按照被告人数提出副本。”只有在确实存在困难无法书写起诉状的情况下,才可以选择口头起诉,由人民法院将原告的口头陈述记录在笔录中,并告知对方当事人。

起诉状的内容

起诉状是原告向人民法院提出诉讼请求的书面依据。根据第110条的规定,起诉状应当包括以下内容:

1. 当事人的自然情况,包括姓名、性别、年龄、民族、职业、工作单位和住所。对于法人或其他组织,还应包括名称、住所和法定代表人或主要负责人的姓名、职务。这部分内容能够准确反映双方当事人的身份情况,使原告和被告能够被具体化。

2. 诉讼请求和所根据的事实与理由。这是起诉状的主要内容。原告需要在起诉状中明确提出具体的诉讼请求,并陈述这些请求所依据的事实与理由,包括涉及法律关系的事实、纠纷发生的事实以及提出诉讼请求的理由等。

3. 证据和证据来源,以及证人的姓名和住所。案件事实的存在需要通过证据来证明。民事诉讼法规定了原告的举证责任。因此,在起诉状中,原告应当提供能够证明其诉讼请求和理由的证据。如果提供书证或物证,应当在递交起诉状时一并提交给法院。如果提供证人证言,还应明确证人的住址,以便法院进行调查核对。法院会逐一记录原告的口述,确保以上内容都被清楚问明并记入笔录。根据《民诉法解释》第208条的规定,当人民法院收到当事人提交的民事起诉状,符合第119条的规定且不属于第124条的情形时,应当登记立案;对于无法当场判定是否符合起诉条件的情况,应当接收起诉材料,并出具注明收到日期的书面凭证。如果需要补充相关材料,法院应及时告知当事人。在补齐相关材料后,法院应在七日内决定是否立案。

延伸阅读
  1. 离婚争夺抚养权应该如何提起诉讼
  2. 没有证据仍可起诉离婚
  3. 车祸肇事方不肯赔偿怎么办
  4. 起诉离婚的法律程序及流程
  5. 想离婚对方不同意怎么办?诉讼离婚手续如何办理

诉讼指南热门知识

  1. 医疗纠纷超过一年有效吗
  2. 如何进行法律诉讼
  3. 刑事诉讼法第142条:犯罪嫌疑人的不起诉决定
  4. 诉讼保全的解除条件
  5. 律师在刑事辩护中的职责和作用
  6. 刑事案件赔偿了还会判刑吗
  7. 消费者权益纠纷起诉状需要自己写吗
诉讼指南知识导航

热门解决方案

  1. 刑事诉讼辩护与代理须知
  2. 借款人无力偿还借款时的纠纷
  3. 民间借贷中的保证人
  4. 集体合同的效力
  5. 抚养子女和赡养老人所欠的债务,离婚时如何承担?
  6. 房屋相邻关系
  7. 借名买房纠纷

热门合同下载

  1. 耗材采购合同范本
  2. 合作协议书
  3. 转让上海公司股权范本
  4. 家庭暴力离婚协议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