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察建议法律依据是什么
点击数:18 更新时间:2023-09-19
检察院在一定的情况下是可以给有关的公安机关还有法院提一些检察建议的。这些检察建议也是检察院履行法律的监督职责的体现。大家知道这些检察建议应该怎么提出吗?检察建议法律依据是什么呢?今天手心律师网小编就给大家详细介绍下相关问题。
关于检察建议法律依据的几种观点
肯定论者观点
肯定论者认为,宪法第129条和民事诉讼法第14条的规定隐含了检察机关可以提出个案再审检察建议的意思。此外,检察官法第33条明确规定了奖励检察官提出检察建议的情况,进一步确认了检察建议是检察机关履行法律监督职能的一种方式。此外,《办案规则》和《纪要》也以司法解释的形式对个案再审检察建议的监督方式予以了明确,成为民事再审检察建议的直接司法解释依据。另外,学者认为,人民检察院组织法第4条和刑事诉讼法第2条的原则性规定也是实施检察建议的法律依据。
否定论者观点
否定论者认为,将人民检察院组织法第4条和刑事诉讼法第2条的规定作为检察建议的法律依据有点牵强附会。检察官法第33条第2项只是鼓励积极提出检察建议,并不能得出检察建议具有法律依据的结论。现行法律并没有明确规定检察建议,也没有详细阐述检察建议权的具体问题。
新角度论者观点
新角度论者认为,行使公权力必须有明确的法律依据,以防止公权力的恣意扩张对其他权利造成损害。然而,当一个权利主体能够容忍另一种权利的侵害并自愿接受另一种权利的制约时,对他人权利的侵害便丧失了非法性。司法实践中被建议单位接受检察建议,意味着已经默示地承认了检察机关有发出检察建议的权力,并自愿地接受检察机关的法律监督。
现行检察建议法律依据
我国宪法第129条规定了人民检察院是国家的法律监督机关,而民事诉讼法第14条规定了人民检察院有权对民事审判活动实行法律监督。这些条文只是关于检察机关法律监督机关性质和审判监督权的原则性规定。类似的规定还有人民检察院组织法第1条、刑事诉讼法第8条和行政诉讼法第10条。虽然这些法律条文规定了检察机关是国家的法律监督机关,有权对民事审判、刑事诉讼和行政诉讼实行法律监督,但并没有明确规定检察机关有检察建议权。人民检察院组织法第4条和刑事诉讼法第2条也不能成为检察建议的法律依据。这些条文只是原则性地规定了检察机关通过行使检察权和开展检察活动所要完成的任务,而无法推断出检察机关拥有检察建议权的结论。因此,目前的法律并没有明确规定检察建议的法律依据。然而,被建议单位接受检察建议的行为暗示了检察机关有发出检察建议的权力,并自愿接受检察机关的法律监督。对于检察建议的合法性问题,需要进一步的讨论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