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院延迟开庭是什么原因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法律顾问 > 诉讼指南 > 诉讼流程法律知识

法院延迟开庭是什么原因

点击数:97 更新时间:2024-06-18

 
102331

法院延迟开庭的原因及程序

一、法院延期开庭的原因

根据我国《民事诉讼法》的规定,法院延迟开庭审理案件的原因包括以下情形:

(一) 必须到庭的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有正当理由没有到庭。

(二) 当事人临时提出回避申请。

(三) 需要通知新的证人到庭,调取新的证据,重新鉴定、勘验,或者需要补充调查。

(四) 其他应当延期的情形。

根据第一百四十六条的规定,法院在上述情形下可以合理地延期开庭审理。

二、法院开庭审理的程序

法院开庭审理案件的程序如下:

1. 由书记员首先查明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是否到庭,并宣布法庭纪律。

2. 由审判长宣布开庭,并核对当事人,宣布案由,宣布审判人员、书记员名单,告知当事人有关的诉讼权利义务,并询问当事人是否提出回避申请。

3. 进行法庭调查。法庭调查按照以下顺序进行:

(一) 当事人陈述。

(二) 告知证人的权利义务,证人作证,宣读未到庭的证人证言。

(三) 出示书证、物证、视听资料和电子数据。

(四) 宣读鉴定意见。

(五) 宣读勘验笔录。

在此过程中,当事人经法庭许可,可以向证人、鉴定人、勘验人发问。

4. 进行法庭辩论。法庭辩论按照以下顺序进行:

(一) 原告及其诉讼代理人发言。

(二) 被告及其诉讼代理人答辩。

(三) 第三人及其诉讼代理人发言或者答辩。

(四) 互相辩论。法庭辩论终结后,由审判长按照原告、被告、第三人的先后顺序征询各方最后意见。

5. 评议和宣判。法庭辩论或被告人最后陈述结束后,法官进入评议室评议,做出裁判。

通过以上程序,法院能够确保案件的公正审理,并最终做出合法的裁判。
延伸阅读
  1. 离婚应诉答辩期限及相关法律规定
  2. 法院制造冤假错案的追究责任
  3. 最高法发布司法责任制完善意见
  4. 起诉程序
  5. 被告人卢*征因合同诈骗罪被判刑

诉讼指南热门知识

  1. 离婚协议的法律效力及履行义务
  2. 山西阳曲县法院调解:韩某夫妇应赔偿张某1200元损失
  3. 精神损失费赔偿标准
  4. 未经质证的证据是否能作为认定案件事实的依据?
  5. 案情回放:搬卸工告老板获损害赔偿
  6. 刑事诉讼法第172条规定:公诉程序的提起
  7. 刑事附带民事先审理哪个
诉讼指南知识导航

热门解决方案

  1. 刑事诉讼辩护与代理须知
  2. 借款人无力偿还借款时的纠纷
  3. 民间借贷中的保证人
  4. 集体合同的效力
  5. 抚养子女和赡养老人所欠的债务,离婚时如何承担?
  6. 房屋相邻关系
  7. 借名买房纠纷

热门合同下载

  1. 耗材采购合同范本
  2. 合作协议书
  3. 转让上海公司股权范本
  4. 家庭暴力离婚协议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