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12 更新时间:2024-03-27
根据我国刑法的规定,虚假诉讼罪的主体包括单位。如果单位通过捏造事实的方式提起民事诉讼,妨害司法秩序或者造成他人利益损失,就会构成单位犯罪。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零七条之一的规定,以捏造的事实提起民事诉讼,妨害司法秩序或者严重侵害他人合法权益的行为,将受到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的刑罚。如果情节严重,将受到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对于单位犯前款罪的情况,将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如果单位进行虚假诉讼行为,并且还非法占有他人财产或者逃避合法债务,同时构成其他犯罪,将按照处罚较重的规定定罪从重处罚。
如果司法工作人员利用职权,与他人共同实施虚假诉讼行为,同时构成其他犯罪,也将按照处罚较重的规定定罪从重处罚。
对于单位故意犯罪的认定,首先应当查明单位是否属实。对于经工商部门审批登记注册的公司,如果确有证据证实实际为特定个人出资、从事经营管理活动,主要利益归属该特定个人的情况,将以刑法上的个人论对待。对于单位犯罪的意志,应把握两个特征,一是犯罪意志的整体性。如果单位中的一般工作人员擅自为本单位谋取非法利益,事后未得到领导认可或默许的情况,将以个人犯罪论处;二是非法利益归属的团体性。
单位的分支机构、内设机构、部门即使没有可供罚金的财产,也不能因此不认定为单位犯罪。
对于个人承包企业,能否成为刑法上的单位,应以发包单位在被承包企业中是否有资产投入为标准。如果有资产投入,可以认定为单位犯罪的主体,反之,则认定为个人犯罪。
对于名为集体、实为个人的单位,应认定为个人犯罪。
对于境外公司、企业或组织,能否认定为单位犯罪,关键在于是否有确实的证据证明其存在的真实性和合法性。如果真实、合法,可以认定为单位犯罪,反之,则认定为个人犯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