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11 更新时间:2025-01-29
根据我国相关法律规定,一旦人民法院对刑事自诉案件立案,是不允许变更诉讼请求的。不过,如果在法院立案之前,可以进行变更。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的解释》第二百五十九条的规定,人民法院受理自诉案件必须同时满足以下条件:
(一) 符合刑事诉讼法第二百零四条、本解释第一条的规定;
(二) 属于本院管辖;
(三) 被害人告诉;
(四) 有明确的被告人、具体的诉讼请求和证明被告人犯罪事实的证据。
1、如果受害人或其法定代理人、近亲属以及他们的诉讼代理人提起自诉,应当提交刑事自诉状。如果同时提起附带民事诉讼,还应当提交刑事附带民事自诉状。
2、人民法院应当在收到自诉状或口头告诉之后的第2日起15日内作出是否立案的决定,并书面通知自诉人或被告人。对于已经立案的自诉案件,如果经审查发现缺乏罪证,自诉人无法提供补充证据,法院应当说服自诉人撤诉或裁定驳回起诉。但是,如果自诉人提出了新的足以证明被告有罪的证据并再次起诉,法院应当受理。
3、法院受理刑事自诉案件后,需要准备开庭事宜。这包括向被告人送达自诉状或口头告诉的副本,确定开庭日期,传唤当事人,通知证人出庭,以及提前公布有关事项等。
4、刑事自诉案件可以进行调解。法院在审理刑事自诉案件时,可以根据自愿和合法的原则进行调解。如果达成调解协议,应当制作刑事调解书,由审判人员和书记员签署,并加盖人民法院印章。调解书经双方当事人签收后即具有法律效力。如果调解未能达成协议,或者调解书签收前当事人反悔,法院应当及时作出判决。
5、在宣判前,自诉人可以与被告人自行和解或者撤回自诉。如果双方当事人和解,自诉人可以申请撤回自诉。对于申请撤回自诉的,法院一般应当准许,并记录在笔录中,并通知双方当事人结束诉讼。
6、庭审结束后,法院依法作出判决。如果双方当事人对判决不服,可以提起上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