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事诉讼时效的法律规定是什么
手律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法律顾问 > 诉讼指南 > 诉讼时效法律知识

刑事诉讼时效的法律规定是什么

点击数:13 更新时间:2023-09-28

 
101950

刑事诉讼时效的法律规定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的规定,对犯罪嫌疑人追究刑事责任的时效,根据法定最高的判罚而确定。例如,对于法定最高刑为不满五年有期徒刑的犯罪行为,经过五年后将不再追诉。

相关法律规定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八十七条的规定,犯罪经过以下期限后将不再追诉:

(一)法定最高刑为不满五年有期徒刑的犯罪行为,经过五年后将不再追诉;

(二)法定最高刑为五年以上不满十年有期徒刑的犯罪行为,经过十年后将不再追诉;

(三)法定最高刑为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的犯罪行为,经过十五年后将不再追诉;

(四)法定最高刑为无期徒刑、死刑的犯罪行为,经过二十年后将不再追诉。如果在二十年后认为有必要继续追诉的,必须向最高人民检察院报请核准。

延伸阅读
  1. 借款人未按照约定期限返还借款的法律规定
  2. 房屋抵押贷款房产证要放在银行吗
  3. 遗产继承权诉讼时效的规定
  4. 合同追诉时效的规定
  5. 支付宝的钱不还会有什么后果

诉讼指南热门知识

  1. 医疗纠纷超过一年有效吗
  2. 如何进行法律诉讼
  3. 刑事诉讼法第142条:犯罪嫌疑人的不起诉决定
  4. 诉讼保全的解除条件
  5. 律师在刑事辩护中的职责和作用
  6. 刑事案件赔偿了还会判刑吗
  7. 消费者权益纠纷起诉状需要自己写吗
诉讼指南知识导航

热门解决方案

  1. 刑事诉讼辩护与代理须知
  2. 借款人无力偿还借款时的纠纷
  3. 民间借贷中的保证人
  4. 集体合同的效力
  5. 抚养子女和赡养老人所欠的债务,离婚时如何承担?
  6. 房屋相邻关系
  7. 借名买房纠纷

热门合同下载

  1. 耗材采购合同范本
  2. 合作协议书
  3. 转让上海公司股权范本
  4. 家庭暴力离婚协议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