律师事务所与法律服务所的区别
点击数:40 更新时间:2024-11-13
律师事务所与法律服务所的区别
律师事务所与法律服务所的区别
一、产生背景
在我国法律服务机构中,律师事务所与法律服务所是两种不同的法律服务机构。律师事务所早在我国建国初期就在全国建立了,但在1957年被撤销。随着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全国各地逐步恢复了律师制度,并在1985年前后改名为律师事务所。而法律服务所是在改革开放的形势下,基层司法行政工作中产生的具有中国特色的法律服务机构。1985年前后,在全国各乡、镇等基层组织中成立了司法所,法律服务是司法所的一项重要工作。1990年前后,有的司法所与法律服务所分离,有的乡、镇是两个牌子一套人马,有的县(市、区)司法行政机关成立了中心法律服务所。
二、设立依据
律师事务所的设立严格依法成立,根据1980年8月26日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五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律师暂行条例》和1997年1月1日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律师法》设立。而法律服务所则是依据司法行政机关的行政规章或批复设立的。两者设立的法律依据不仅不同,而且所依据的法律和规章的效力也是有差别的。
三、业务范围
律师事务所律师的业务范围由《律师法》规定,包括七项业务范围。而法律服务所的法律工作者,根据司法部规章的规定,其业务范围只限于向公民和基层单位提供法律帮助,进行法律咨询和非诉讼法律事务的代理。律师可以担任刑事案件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辩护人,直接到看守所会见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而法律工作者则没有这些权利。高层次的法律服务工作也只有律师才能从事。
四、从业资格
律师事务所的从业资格需要通过国家统一的律师资格考试,具有高等院校法学专科以上学历或者同等专业水平,以及高等院校其他专业本科以上学历的人员,经律师资格考试合格后,由国务院司法行政部门授予律师资格,并在律师事务所实习满一年,经考核合格取得律师执业证书,才能独立从事律师业务。而法律服务所的法律工作者则没有严格的学历限制和全国统一考试的要求,只要政治思想品质良好,接受法律专业培训即可从事此项工作。
五、设立程序和条件
律师事务所设立需要经过严格的审批程序,同时要求最低10万元的注册资金,至少三名专职律师组成,有固定的办公场所及其严格的执业规章制度,然后经省、市、自治区司法行政部门批准成立。而法律服务所的设立则简单得多,一般只要经过司法行政部门审查合格,登记备案即可,且对人员的数量、人员的素质以及资金规模等也没有严格的要求。
六、国际地位
律师事务所在国际上享有较高的地位,是一种民主的司法制度,已有几百年的历史。在英、美、法、德等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律师事务所的数量和规模相当大,律师在国内政治经济生活中的地位相当高。国与国之间的法律服务工作都是通过各国律师协会进行的。而法律服务所在西方国家没有类似的机构和组织,在国与国之间的法律服务工作中,西方国家只承认律师,而不承认法律工作者所提供的法律服务。综上所述,律师事务所与法律服务所在产生背景、设立依据、业务范围、从业资格、设立程序和条件以及国际地位等方面存在明显的区别。对于当事人来说,了解这些区别对于取得优质高效的法律服务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