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6 更新时间:2023-11-03
在新《刑事诉讼法》实施之前,侦查阶段律师只能为犯罪嫌疑人提供法律咨询,而不是作为辩护人。然而,新《刑事诉讼法》扩大了侦查阶段律师的权利。
根据修改后的第三十三条,犯罪嫌疑人自被侦查机关第一次讯问或采取强制措施之日起,有权委托辩护人。在侦查期间,只能委托律师作为辩护人。被告人有权随时委托辩护人。侦查机关在第一次讯问犯罪嫌疑人或采取强制措施时,必须告知犯罪嫌疑人有权委托辩护人。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在押期间要求委托辩护人的,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应当及时转达其要求。此外,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在押期间也可以由其监护人或近亲属代为委托辩护人。一旦辩护人接受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委托,应当及时告知办理案件的机关。
根据修改后的第三十五条,辩护人的责任是根据事实和法律,提出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无罪、罪轻或减轻、免除其刑事责任的材料和意见,维护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诉讼权利和其他合法权益。
此外,还增加了一条作为第三十六条的规定,允许辩护律师在侦查期间为犯罪嫌疑人提供法律帮助,代理申诉、控告,申请变更强制措施,并向侦查机关了解犯罪嫌疑人涉嫌的罪名和案件有关情况,提出意见。
律师会见犯罪嫌疑人所需的相关证件和手续如下:
其中,1-3是律师向办案机关提供的材料,而1、2、4是律师向看守部门提供的材料。此外,律师在向侦查机关提供1-3之后,侦查机关将出具一份“关于会见的公函”,律师应将此函与1、2、4一起提交给看守部门。
对于涉及国家秘密的案件,律师还需向看守部门提交办案机关出具的《批准会见在押犯罪嫌疑人决定书》。
根据第二十三条,对于不涉及国家秘密的案件,办案机关应在律师提出会见要求后的四十八小时内开具关于会见的公函,并安排律师会见。
对于组织、领导、参加黑社会性质组织罪、组织、领导、参加恐怖活动组织罪或走私犯罪、毒品犯罪、贪污贿赂犯罪等重大复杂两人以上的共同犯罪案件,律师提出会见在押犯罪嫌疑人的,办案机关应在五日内开具关于会见的公函,并安排律师会见。
根据第二十四条,对于涉及国家秘密的案件,律师要求会见在押犯罪嫌疑人的,应填写《会见在押犯罪嫌疑人申请书》。办案机关应在律师提出申请后的五日内做出批准或不批准的决定。如果批准会见,应向律师开具《批准会见在押犯罪嫌疑人决定书》;如果不批准会见,应向律师出具《不批准会见在押犯罪嫌疑人通知书》并说明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