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11 更新时间:2024-11-06
紧急避险行为的目的是为了保护国家利益、公共利益以及个人或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使其免受危险的威胁。这种目的是合法的,旨在保护合法权益。然而,如果紧急避险的目的是为了保护非法利益,那么这种行为是不允许的。例如,犯罪嫌疑人为了逃避公安人员的追捕而侵入他人住宅,这种行为不能被视为紧急避险。
紧急避险行为必须是在危险正在发生时采取的,以保护上述合法权益免受威胁。尚未发生的危险、已经结束的危险、以及主观假想的危险或推测的危险,都不能作为采取紧急避险行为的理由。危险可以来自不同的来源,包括自然力量(如火灾、洪水、地震、山崩、海啸、狂风等)、动物侵袭、疾病等生理机能引起的危险,以及人为危害社会的行为。
紧急避险行为是为了保护更多更大的合法权益免受正在发生的危险,而不得已采取的一种行为,这种行为可能会损害另一种合法权益。因此,紧急避险所造成的损害必须小于避免的损害。这是由紧急避险的性质所决定的。紧急避险是指采取损害一种合法权益的方法来保护另一种受到正在发生的危险威胁的合法权益的紧急措施。无论是受损害的合法权益还是被保护的合法权益,都受到国家法律的保护。只有在损害的合法权益小于被保护的合法权益时,紧急避险行为才对社会有益,才具有实际意义。
由于紧急避险的特点是为了保护较大的合法利益,而不得不损害另一较小的合法利益,是行为人在不得已的情况下采取的紧急措施,因此行为人在主观上没有过错。紧急避险是一种有益于社会的合法行为,应当受到支持和鼓励。因此,根据法律规定,如果紧急避险行为造成损害,行为人不负刑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