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临时用工协议范本
手心律师网首页 > 合同下载 > 其它 > 其他合同下载

企业临时用工协议范本

点击数:28 更新时间:2020-07-01

甲方:(雇主)

注册号:

 

乙方:(雇员)

身份证号:

 

甲方因工作需要,同意招用乙方为临时工,经双方协商同意自愿订立本协议,并共同遵守如下条款:

风险提示:工作岗位及工作时间 雇员从事的工种和工作实践。从事的工种要注明在什么岗位从事什么工作,如电机房的值班电工或大厦照明的维修电工(因为工种不同工资差别很大); 工作时间包括聘用期限,应注明从何时起知何时止;每周工作多少天,每天工作多少小时;一般每周至少有一天的休息日;按国际惯例,在节假日,雇员应享受所在国家规定的节假日,如所在国国庆、春节等。 建议双方在签劳务合同的时候最好明确约定相关工作岗位,工作时间以及劳务报酬等问题,避免之后因履行合同发生纠纷。

一、协议期限

自_____年_____月_____日起至_____年_____月_____日止。协议期满,本协议自行终止。如甲方需要继续留用,经双方协商可以续订协议,并办理签订手续。

二、工作内容、要求

甲方根据工作需要,安排乙方在________岗位,承担临时工作任务。在协议期内甲方因调整工作任务,需要变更乙方的岗位和任务,需经乙方同意。如乙方不同意,可提出辞职,双方办理解除协议手续。

风险提示:劳务费用 劳务合同雇员提供劳务服务,雇主主需要依据协议支付劳务报酬,这里要区别于劳动关系中的劳动者除获得工资报酬外,还需要为劳动者缴纳保险、福利待遇等;劳务关系中的自然人,一般只获得劳务费,雇主也不用像劳动合同那样为雇员缴纳社保的义务,是否缴纳可以双方协商约定。 另外,如果是在工作时间以外加班或上夜班,雇主应付加班费或夜班津贴等相应劳务费用,并据此作出详细约定,以免给雇主一方造成不必要纠纷。

三、劳动时间与劳务报酬

1、劳动时间:甲方实行每周____日,每日_____小时工作制。严格控制加班加点,确因工作需要加班加点的,加班要提前通知乙方,由甲乙双方商定,按规定发给加班加点费。

2、劳务报酬:按单位的相关管理规章制度,根据乙方的岗位和承担任务,甲乙双方协商定为每月________元,标准工时为_____天。乙方不享受奖金及其它福利。

四、双方的义务责任

风险提示:雇主义务 劳务关系主要由民法、经济法调整,双方当事人在不违背法律规定情况下自由协商,任意性很强,雇主可以与雇员协商约定相关义务; 但是,雇主必须按所在国有关规定提供符合安全生产的场所和必须发放劳动保护费用或物品,如安全帽、手套、滤光墨镜等;在所在国工作期间,如果发生疾病或工伤,雇主都应提供必要的医疗和购买必要的药物。 另外,建议雇主应给雇员购买人生意外保险,使劳务人员在受到意外伤害时能得到及时合理的赔偿,保险费由雇主负担。

甲方:

1、甲方应当依据合同约定按时支付乙方劳务费用。

2、甲方按国家和省、市有关劳动保护规定,提供符合国家安全卫生标准的劳动作业场所和必要的劳动防护用品,切实保护乙方在生产工作中的安全和健康。对从事有职业危害作业的,应当定期进行健康检查。

3、甲方按国家和省、市有关规定,做好女员工和未成年工的特殊劳动保护工作。

乙方:

1、乙方应严格遵守与甲方签订的各项协议及制度,甲方有权对乙方违法乱纪和违反劳务相关规定的行为进行处罚,对于产生的经济损失或处罚金由乙方劳务报酬中进行扣除。

2、乙方应接受甲方的对乙方劳务成果的考核,考核不达标者,在支付劳动费时将扣减相应的劳务费。

3、乙方在签订本协议前,应与甲方签订《保密承诺书》,保守甲方和服务单位的商业秘密。

4、乙方严重失职,营私舞弊,蓄意损坏商品,串通诈骗或泄露商业秘密,对甲方、服务单位所在零售网点的利益造成重大损害的,甲方保留追究乙方经济和法律责任的权利。

延伸阅读
  1. 安徽省全日制用工劳动合同范本
  2. 姜堰区劳动用工合同书范本
  3. 培训机构教师聘用合同范本
  4. 餐饮企业用工合同范本
其它合同导航

其它合同下载

  1. 培训机构教师聘用合同范本
  2. 企业临时用工协议范本
  3. 餐饮企业用工合同范本
  4. 姜堰区劳动用工合同书范本
  5. 安徽省全日制用工劳动合同范本

热门法律知识

  1. 违约金的定义和性质
  2. 家暴如何应对:合法途径及相关法律知识
  3. 共同海损的定义和成立条件
  4. 网上泄漏他人隐私的法律责任
  5. 入党政审不合格的8种情况是什么
  6. 在职公务员搞培训班和面试班违法吗
  7. 微信上被骗了钱怎么办?还可以追回吗?

热门解决方案

  1. 刑事诉讼辩护与代理须知
  2. 借款人无力偿还借款时的纠纷
  3. 民间借贷中的保证人
  4. 集体合同的效力
  5. 抚养子女和赡养老人所欠的债务,离婚时如何承担?
  6. 房屋相邻关系
  7. 借名买房纠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