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发布谣言如何处罚
点击数:15 更新时间:2024-04-14
网上散布谣言的法律处罚
治安管理处罚法规定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二十五条的规定,对以下行为之一的人将面临处罚:散布谣言、谎报险情、疫情、警情或者以其他方式故意扰乱公共秩序;投放虚假的爆炸性、毒害性、放射性、腐蚀性物质或者传染病病原体等危险物质扰乱公共秩序;扬言实施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扰乱公共秩序。对于上述行为,处罚为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并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轻者,将处以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网络谣言也被视为散布谣言的一种形式。
刑法规定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传播网络谣言的行为已被纳入刑法。自2015年11月1日起,《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九)》正式实施。根据该修正案,通过微信、微博等社交平台传播虚假消息,并造成严重后果的行为,最高可被判处七年有期徒刑。在刑法第二百九十一条中增加了规定,编造虚假险情、疫情、灾情、警情,在信息网络或其他媒体上传播,或明知是上述虚假信息,故意在信息网络或其他媒体上传播,严重扰乱社会秩序的行为,将被处以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造成严重后果者,将被处以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司法解释规定
根据2013年9月两高公布的司法解释规定,利用信息网络诽谤他人,若同一诽谤信息实际被点击、浏览次数达到5000次以上或者被转发次数达到500次以上,应被认定为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条第一款规定的“情节严重”,可构成诽谤罪。
刑法修正案(九)的通过
经过三次审议和多次修改后,刑法修正案(九)于2015年8月29日获得全国人大常委会表决通过。该修正案将四种情形的网络谣言纳入刑法,进一步加强了对网络谣言的治理措施,以便依法惩处这一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