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19 更新时间:2024-05-12
行政侵权赔偿责任是指当行政机关或行政机关工作人员的最新具体行政行为侵犯了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并造成了损害时,由该行政机关或该行政机关工作人员所在的行政机关负责赔偿的法律规定。
行政侵权赔偿的产生原因是行政机关或行政机关工作人员违法行使行政职权。这种违法行使行政职权的行为包括违法的具体行政行为和违法的事实行为。只有违法的具体行政行为和违法的事实行为才能引起行政侵权赔偿。如果是合法的具体行政行为和事实行为给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造成损害,则不会引起行政侵权赔偿,只能产生行政补偿的问题。如果不是在行政机关或行政机关工作人员行使职权的过程中发生的侵权行为,例如民事侵权行为,也不会引起行政侵权赔偿。
行政侵权赔偿的请求人是遭受行政侵权行为侵害的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无论是否属于行政相对人,只要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遭受行政侵权行为的侵害,就可以请求赔偿。遭受侵害的权益必须是法律承认的合法权益,违法权益即使遭受侵害,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也不能请求行政赔偿。值得注意的是,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遭受的侵害必须是现实的、已经确定的,将来可能发生的损害不能引起行政侵权赔偿。
行政侵权赔偿的义务机关是造成行政侵害的行政机关,而赔偿的责任主体是国家。根据《国家赔偿法》的规定,行政侵权赔偿的义务机关是造成侵害的行政机关。行政机关和行政机关工作人员在法律上代表国家,其实施的行政职权行为是代表国家实施的。无论是合法的还是违法的行政行为,其法律后果都归于国家。国家行政侵权赔偿的责任主体主要体现在赔偿费用从国库支出。
行政侵权赔偿的赔偿方式主要是支付赔偿金。
行政侵权赔偿责任的构成要件是指国家承担赔偿责任所必须具备的前提条件。国家只有在符合一定条件的前提下才会承担侵权赔偿责任。
侵权主体解决的问题是国家对哪些组织或个人的侵权行为所造成的损害承担赔偿责任。行政侵权赔偿的主体范围包括行政主体和其工作人员。行政主体包括法定的行政主体(行政机关)和授权的行政主体(授权组织)。工作人员包括公务员以及受行政机关委托行使行政职权的个人。
违法行为指的是违法行使职权的行为,是行政侵权赔偿责任的一个构成要件。只要是行使职权的违法行为都可以引起国家赔偿责任,都属于执行职务的行为。违法行为包括违法的具体行政行为和违法的事实行为。
损害事实是指国家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在行使行政职权过程中实施的侵权行为造成被侵权人的人身或财产权益受到的实际损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