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揽关系与雇佣关系有什么区别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侵权责任 > 侵权责任主体 > 用人者责任法律知识

承揽关系与雇佣关系有什么区别

点击数:7 更新时间:2020-05-25

 
96808
[案情]

2004年1月,A经人介绍从师于B学习木工装璜技术,A没有向B交纳拜师费。同年8月,B在当地承接了居民C的一套居室木工装修工程,装修材料由C提供。8月12日下午,A在该居室内安装窗套时,发现窗框与窗套不吻合,便使用钢钉钉,在钉钢钉的过程中,钢钉突然折断反弹,击中A的左眼,造成A外伤性失明。A伤后进行了医治,花去医疗费1万余元,同时,安装义眼所需费用1万元。A以为,B受雇于C,A是随同B一起参与装修作业的,因此造成的损害B、C均有过错,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分歧]

在审理过程中,对本案的定性和处理有三种不同的意见。

第一种观点认为:B承接居民C的居室木工装修工程,由C提供装修材料,接受C的监督,完成C指示的工作,向C提供的主要是劳务,所以,B、C之间建立的是一种雇佣关系,B是雇员,C为雇主。A是B的学徒,在工作中具有不可分离性。C雇请B去完成居室装修工程,按常理A无需C以明示的方式雇请,自然以徒弟的名义随同师父B一同参与工作。因此,A应当视为C的雇员。在雇佣关系中,除存在免责的情形外,雇主对雇员的人身安全具有绝对保护的责任。A在劳动过程中,造成左眼外伤性失明,并非自身的故意,也非不可抗力因素所致,所以,C应当对A的损害承担赔偿责任。

第二种观点认为:C对B所希望的交付满意的工作成果,而不是劳务,而B正是运用自已有的技术通过劳动的方式去完成C所希望的成果。很显然,B、C建立的是典型的承揽关系。A从师于B,随同B实施相应的工作,基于B与C的承揽合同而开展的。在工作中,A完全是按照B的指示,接受B的监督而进行,A工作所体现的是一种劳务,而不是工作成果,并且A通过免交师从费获取劳动报酬,所以,A、B建立的是雇佣关系。按照过错归责原同,由雇主B向雇员A承担过错责任。

第三种观点:B、C建立的是典型的承揽关系,A、C没有建立法律意义上的关系,A不属本案承揽合同的相对当事人,所以,C对A没有承担赔偿金钱的义务。A从师于B,主要通过B的指示完成一些具体的工作来达到学习、掌握技术的目的,仅管意义不在于B为了完成自己承揽的某项工作,需要雇佣A的劳动,但A在客观上为B完成某项工作付出了一定的劳动,A所获得的劳务报酬主要是通过B传授技术得到补偿的。A、B之师徒关系符合雇佣关系的本质特征,应视为准雇佣关系。按照无过错归责原则,由雇主B向雇员A承担无过错责任。

[评析]

笔者倾向第三种意见,理由如下:

1、承揽合同是指承揽人按照定作人的要求完成一定的工作,定作人接受承揽人完成的工作成果,并给付约定报酬的合同。在承揽合同中,按照要求完成一定工作,交付工作成果的为承揽人,接受工作成果,给付工作报酬的为定作人。而雇佣合同则是指雇员按照雇主的指示,利用雇主提供的条件以自己的技能为雇主提供劳务,雇主向提供劳务的雇员支付劳动报酬的合同。提供劳务的是雇员,给付劳动报酬的是雇主。雇员按照雇主的指示,接受雇主的监督进行工作。承揽与雇佣显著区别在于:雇员向雇主提供的是劳务,在雇主的指示与监督下进行劳动,雇主对雇员不追求工作成果;承揽人向定作人交付的是工作成果而不是劳务,而只是把劳动作为完成工作成果的一种手段,承揽人凭借自己的设备和技术进行独立工作,不受定作人的指示与监督。本案中,B、C就居室装璜事宜达成的合意足以含盖承揽合同概念的全部意义。在承揽合同中,有承揽人提供材料的,也有由定作方提供材料的,在本案中是由定作方提供材料。但是,承揽合同中的定作物材料由谁提供是不影响合同的成立的。所以,B、C基于承揽合同的建立,形成了法定意义上的承揽关系,而A事实上没有与C订立装璜承揽合同。换言之,A、C之间不存在互为承揽关系的合同前提,A、C间当然不属承揽关系。

2、义务基于法定原因或合同产生。A不是承揽合同当事人,对承揽合同既不享受合同权利也无需履行合同义务,C对A不存在合同上的利益关系与牵连,也就不产生对A的合同义务。A在B指示的工作中受伤,既不是因为C的故意与过失,也并非是为了C的利益所造成。换言之,C相对A没有产生承担赔偿义务的法定原因。所以,C对A不承担赔偿责任。

3、A所从事的工作正是B所承揽的工程项目,A作为徒弟是按照B的指示,在B的监督与指导下进行工作,而不具独立性。A并不象B,要凭借自己的设备和技术向C交付工作成果,而是进行一些有关的辅助性的工作。A虽然没有直接从B处获取劳动报酬,但通过B免收A的拜师费而变相获得补偿。A、B所形成的关系与普通的雇佣关系没有质的不同,所不同的是劳动目的。A不是为了提供劳务获取报酬,而是通过参与B指示的工作获得技术的掌握与提高。A、B之关系在法无明确规定时,唯有比照最相类似的法律关系加以确定。因为A、B间形成的关系与普通的雇佣关系没有质的区别,所以视其为准雇佣关系,B为雇主,A为雇员。

4、雇主承担责任的确定不外乎以下三种考虑:(1)雇佣关系存在与否;(2)雇员的损害是否因执行职务所发生;(3)雇员有否主观过错。换言之,雇佣关系存在的,雇员是在执行职务中受到损害的,雇员没有主观过错的,雇主就应当对雇员的损害承担赔偿责任。纵观本案,B对A承担赔偿责任是肯定的。雇员要求赔偿的权利并不是基于雇佣合同产生的,而是基于劳动保护所享有,雇主侵犯的权利客体是雇员的人身权和财产权,人身权和财产权是雇员最重的权利,采取无过错归责原责,更有利于保护雇员的人身权和财产权。

相关标签: 承揽人的规定
延伸阅读
  1. 农村建集装箱房的合法性问题
  2. 建设工程施工质量纠纷责任认定
  3. 法律咨询:关于某大酒店与广告公司的印刷品加工承揽合同纠纷
  4. 加工承揽合同
  5. 送外卖途中自己摔伤怎么赔

侵权责任主体热门知识

  1. 校园暴力判刑规定及具体年龄要求
  2. 校园暴力证据收集的法律指导
  3. 电梯事故的赔偿范围是什么
  4. 眼睛工伤鉴定的真实性及相关法律问题
  5. 商标授权的关键原则
  6. 人身损害赔偿的法条
  7. 侵权财产赔偿多少钱
侵权责任主体知识导航

侵权纠纷解决方案

  1. 职务侵权纠纷
  2. 因建筑物倒塌而发生的侵权纠纷如何救济
  3. 义务帮工人在帮工过程中致人损害如何维权
  4. 义务帮工人在帮工过程中遭受损害如何维权
  5. 网站等网络服务提供者收到律师函该如何应对
  6. 网络服务提供者应承担连带责任的情形
  7. 人身损害赔偿纠纷处理

热门合同下载

  1. 承揽加工合同范本
  2. 防盗门加工承揽合同范本
  3. 钢结构产品加工承揽合同范本
  4. 安装承揽合同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