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8 更新时间:2024-01-01
任何权利都是人类自我设计的产物,既是历史发展的必然,也是人类社会进步的结果。19世纪的科学确认了人的真正地位,人类通过工具的应用使自身成为凌驾于万物之上的主宰。然而,人类在追求自身发展的过程中也面临着环境危机,这种危机威胁着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因此,环境权的概念应运而生。
20世纪60年代,环境问题被国际社会列为世界第三大问题。在此背景下,环境权开始引起人们的关注。1960年,一位医生向欧洲人权委员会提出了一起关于向北海倾倒放射性废物的违法行为的控告。这一事件引发了是否将环境权纳入欧洲人权清单的大讨论。同年,联合国大会第一次辩论人类环境问题,并一致认为应专门召开一次会议来共商环保大计。此后,环境权的概念不断得到发展和完善。
对于环境权的理解,学界主要可以分为两种相对立的倾向:环境权否定论和环境权肯定论。在环境权肯定论中,根据人与环境权关系的不同,对环境权的理解又分别从人际和种际视角展开。
任何权利都是人类自我设计的产物,既是历史发展的必然,也是人类社会进步的结果。19世纪的科学确认了人的真正地位,人类通过工具的应用使自身成为凌驾于万物之上的主宰。以人为中心的观念使得人类的技术日新月异、人类的文化辉煌灿烂。然而,随着人类技术的发展,环境危机也日益威胁着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因此,环境权的概念应运而生。
20世纪60年代,环境问题被国际社会列为世界第三大问题。在此背景下,环境权开始引起人们的关注。1960年,一位医生向欧洲人权委员会提出了一起关于向北海倾倒放射性废物的违法行为的控告。这一事件引发了是否将环境权纳入欧洲人权清单的大讨论。同年,联合国大会第一次辩论人类环境问题,并一致认为应专门召开一次会议来共商环保大计。此后,环境权的概念不断得到发展和完善。
对于环境权的理解,学界主要可以分为两种相对立的倾向:环境权否定论和环境权肯定论。在环境权肯定论中,根据人与环境权关系的不同,对环境权的理解又分别从人际和种际视角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