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12 更新时间:2023-11-08
经过6年的立法过程和两次审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税法》于25日在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五次会议上获得表决通过,并将于2018年1月1日起施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税法》是根据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落实税收法定原则”要求,经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的第一部单行税法,也是我国第一部专门体现“绿色税制”、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单行税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税法》全文共分为5章、28条,分别为总则、计税依据和应纳税额、税收减免、征收管理、附则。
环境保护税法的总体思路是由“费”改“税”,即按照“税负平移”原则,实现排污费制度向环保税制度的平稳转移。法案将“保护和改善环境,减少污染物排放,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写入立法宗旨,明确“直接向环境排放应税污染物的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生产经营者”为纳税人,确定大气污染物、水污染物、固体废物和噪声为应税污染物。
实行环境保护税改革是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的重要举措,具有以下几方面的作用:
环境保护税的计税依据和应纳税额根据应税污染物的种类和排放情况进行确定。纳税人应当按照规定的时间和程序向税务机关申报并缴纳环境保护税。
税务机关和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应当建立信息共享平台和工作配合机制,加强对污染物的监测管理,确保税款及时足额入库。
对于违反环境保护税法规定的行为,将依照相关法律法规进行处罚。
环境保护税的实施将进一步加强对环境污染行为的约束,推动企业加大环境保护建设投入,促进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总之,《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税法》的施行将为我国的环境保护工作提供法律保障,推动我国的绿色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