悬赏广告能变卦吗
点击数:8 更新时间:2023-11-06
案例
案例:寻人启事的法律争议
事件背景
2003年5月9日,湖南省永州县某村的四家村民的女儿在放完“五一”假后没有回校上课。家长们四处寻找,但毫无消息。其中一名家长决定发布悬赏寻人启事,希望能够找到线索。他们来到**视台,在电视发布了一则寻人启事,承诺给提供有价值线索者奖励1万元。
事件进展
5月13日早晨,该县某学校老师张某发现四个蓬头散发、背着书包的小女孩在闲逛。经询问,张老师得知这四个女孩就是寻人启事中走失的女孩。他带着她们到学校,并联系了家长来接人。家长对张老师非常感激,并表示会给予奖金。
法律争议
然而,后来女孩的家长竟然怀疑张老师有拐骗嫌疑,向公安局报案。张老师感到愤怒,将四位女孩的家长告上法庭,要求支付奖金一万元。被告辩称悬赏广告是在急于寻找女儿的情况下发布的,张老师只是发现后通知家长,并非完全履行合同规定的行为。
法院判决
法院认为,被告在电视台发布的悬赏广告构成有效的契约行为。原告完成了广告中所要求的行为,即双方的契约关系成立。被告应当承担支付广告中所规定的奖励的义务。然而,张老师只是发现后通知家长接回,属于部分完成合同规定的行为。因此,法院判决被告支付奖励的一部分,即3000元。
案例分析:契约关系与合同的成立
合同是当事人就双方权利义务关系自愿协商达成一致而订立的协议。合同的订立通常经过要约和承诺两个阶段。要约是一方向另一方发出希望与对方订立合同的意思表示,承诺是受要约人同意要约的内容并完全接受。当承诺做出时,合同即告成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