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人广告悬赏惹出的争议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其它经济类法律 > 广告法 > 广告准则法律知识

寻人广告悬赏惹出的争议

点击数:8 更新时间:2020-05-25

 
95308
某中学初一女生王某因迷恋上网被家长训斥了一顿,赌气的王某遂离家出走。王某出走后,双亲心急火燎地四处寻找,然而找遍了所有的亲戚朋友以及王某的同学却毫无消息,于是向当地公安局报了案。公安局经多方查找,仍未发现走失少女的线索。后来,王某的父亲在当地电视台刊登了一则《寻人启事》,并在《寻人启事》中声明:如有提供有价值线索者,定给酬谢现金2万元。

悬赏广告刊登后的第二天,市民张某晨练时在公园里发现一个小女孩很像寻人启事上的人,于是便上前询问,经确认果然系走失的王某。于是张某打电话给王某的父亲,让他来接人。王某父亲见着自己的女儿万分感激,并表示一定会履行悬赏广告上的承诺。之后,王某父亲便没有主动和张某联系,张某多次打电话要求其履行承诺,但他总是百般推托。无奈之下,张某将王某父亲告上了法庭,要求其履行寻人启事上规定的奖励,支付酬金2万元。

法院经审理后认为,被告在电视台发布悬赏广告是有效的契约行为,原告完成了悬赏广告中所要求的行为,双方的契约关系已成立,被告理应给付悬赏广告中所承诺的酬金,因此法院判决被告给付原告酬金2万元。

评析:

悬赏广告是广告人以广告的方式发布声明,承诺对任何按照声明的条件完成指定事务的人给予约定的报酬。现实生活中,悬赏广告已经较为普遍地存在。电视、报纸上常出现的一些寻人启事、有奖征集企业广告语等告示都属于悬赏广告的范畴。悬赏广告在法律上是一种有效的契约,发广告人提出需完成的工作和给予的奖励,属于一种向不特定人发出的要约,任何人完成了要约规定的工作,即为接受要约的内容,合同即告成立。合同成立后,作为合同双方当事人应当履行悬赏合同所规定的权利和义务,即完成工作人享有报酬请求权,发布广告人应当履行支付报酬的义务。

本案悬赏广告中规定的条件是提供失踪女孩有价值的线索,即可获得2万元酬金,内容十分明确,并向社会进行了公告,这完全符合合同法中要约的特征。张某在发现走失的孩子后,立即通知了孩子的家长,使得孩子及时返家,已经完成了广告规定的行为,是对合同要约的承诺。至此,悬赏合同已经成立。据此,张某就享有了要求家长按广告约定给予报酬的权利。女孩的家长如果拒绝遵守原来的承诺,便是单方对合同的违反,不符合法律规定。因而,法院作出的上述判决是正确的。

相关标签: 车身广告要求
延伸阅读
  1. 国家工商局发布《房地产广告发布规定》确保广告真实合法
  2. 执法内容及期限
  3. 模特拍摄合作协议
  4. 用了极限词需要赔偿消费者吗
  5. 安徽省种子广告审查办法

广告法热门知识

  1. 广告主合作平台的法律责任
  2. 喜来健医疗器械广告违法行为被处罚
  3. 个人信息保密协议
  4. 广告经营者的合规要求
  5. [Name]
  6. 培训行业的代言问题
  7. 虚假广告的法律处罚
广告法知识导航

热门解决方案

  1. 刑事诉讼辩护与代理须知
  2. 借款人无力偿还借款时的纠纷
  3. 民间借贷中的保证人
  4. 集体合同的效力
  5. 抚养子女和赡养老人所欠的债务,离婚时如何承担?
  6. 房屋相邻关系
  7. 借名买房纠纷

热门合同下载

  1. 网络媒体合作协议范本
  2. 广告公司年度合作协议范本
  3. 游戏广告宣传合同范本
  4. 传媒合同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