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假广告罪违法所得怎么处理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其它经济类法律 > 广告法 > 广告准则法律知识

虚假广告罪违法所得怎么处理

点击数:41 更新时间:2023-11-02

 
95240
在现实生活中很多广告主为夸大商品的效果,往往制作虚假的广告进行投放,以此影响消费者的购买动机,如果发布虚假广告情节严重的,会构成犯罪,那么虚假广告罪违法所得怎么处理?下面由手心律师网小编为读者进行相关知识的解答。

虚假广告罪违法所得的处理方式

根据刑法的规定,对于违法犯罪所得的财产,应当进行没收。没收的财产仅限于违法犯罪行为取得的收益,对于合法财产则不能进行没收。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五十九条的规定,没收财产是指对犯罪分子个人所有的财产进行部分或全部的没收。如果全部财产被没收,应当保留犯罪分子个人及其扶养的家属必需的生活费用。

在判处没收财产时,不得没收属于犯罪分子家属所有或应有的财产。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六十条的规定,如果之前犯罪分子存在合法债务需要以没收的财产偿还,债权人可以提出偿还请求。

如何确定虚假广告犯罪所得

从字面上理解,犯罪所得指的是因实施犯罪行为所获得的利益。这种利益可以是物质性的,例如赃物、赃款、豪宅、高档轿车、珠宝,也可以是非物质性的,例如毁损他人名誉、损害他人精神健康。

从广义上讲,无论是结果犯、行为犯、举动犯还是危险犯,只要实施相关的犯罪行为,都会产生犯罪所得。在这里,犯罪所得指的是因实施犯罪行为所造成的侵害,给行为人带来的相对利益的减损或灭失。

从狭义上讲,犯罪所得,或称为犯罪行为所得之物,指的是因实施犯罪行为所获得的物质性利益,即财物,或者指行为人实施犯罪前原本存在,而行为人实施犯罪行为取得了该物。

在理论界,一般认为刑法将本罪犯罪对象规定为犯罪所得及其产生的收益。这里的本罪必须构成犯罪,符合罪刑法定原则的要求。然而,越来越多的学者认为,这里的犯罪所得并不要求本罪构成犯罪。有的学者认为,犯罪所得不应理解为犯罪行为所得,而应理解为通过犯罪手段所获得的利益。他们的理由是:一方面,将这里明知是犯罪所得的赃物理解为行为人必须明知与赃物有关的本罪已经达到犯罪程度,实在困难重重;另一方面,实践中常常出现这种情况,某些案件中,行为人一次或相继收购的被盗物品数额很大,但盗窃行为人未能及时被查获,或者每起盗窃行为人因数额不足较大而不予追究犯罪责任。

虚假广告罪的相关问题

1. 本罪与非罪的界限

区分的关键在于利用虚假广告欺骗用户和消费者的行为是否情节严重。如果情节严重,则构成犯罪;如果情节一般,则不应以犯罪论处,可以适用民事或行政处罚措施。

2. 本罪与假冒注册商标罪的界限

虽然犯罪人主观上存在虚假、假冒的行为,但虚假广告罪与假冒注册商标罪仍有重要区别:

(1) 直接客体不同,虚假广告罪侵犯的直接客体是国家对广告的管理秩序,而假冒注册商标罪侵犯的直接客体是国家对注册商标的管理秩序。

(2) 客观行为不同,虚假广告罪的客观方面是使用虚假广告对商品进行引人误解的宣传,而假冒注册商标罪的客观方面是假冒他人注册商标的行为。

虚假广告罪与诈骗罪之间的界限也需要正确区分。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用虚构事实或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

3. 本罪与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的界限

如果生产者或销售者在商品中掺杂、掺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或以不合格产品冒充合格产品,即触犯了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并且生产者或销售者还通过虚假广告的方式对商品质量进行引人误解的欺骗宣传,那么只能定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不能再定虚假广告罪。因为凡是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的行为通常都伴随着虚假广告的欺骗宣传,这符合牵连犯的规定,因此应该选择一项重罪进行处罚,而不适用数罪并罚的原则。然而,对于广告经营者和广告发布者来说,如果明知或应知的情况下仍然代理、设计、制作、发布虚假广告来推广生产、销售伪劣商品的行为情节严重,应当单独构成虚假广告罪。

延伸阅读
  1. 虚假广告罪会受到什么样的处罚
  2. 虚假广告罪处罚标准是如何规定的,有哪些相关规定
  3. 虚假宣传行为是否构成犯罪
  4. 刑法中虚假广告的处罚
  5. 虚假广告怎么罚款

广告法热门知识

  1. 广告主合作平台的法律责任
  2. 喜来健医疗器械广告违法行为被处罚
  3. 个人信息保密协议
  4. 广告经营者的合规要求
  5. 安徽省种子广告审查办法
  6. [Name]
  7. 虚假广告的法律处罚
广告法知识导航

热门解决方案

  1. 刑事诉讼辩护与代理须知
  2. 借款人无力偿还借款时的纠纷
  3. 民间借贷中的保证人
  4. 集体合同的效力
  5. 抚养子女和赡养老人所欠的债务,离婚时如何承担?
  6. 房屋相邻关系
  7. 借名买房纠纷

热门合同下载

  1. 耗材采购合同范本
  2. 合作协议书
  3. 转让上海公司股权范本
  4. 家庭暴力离婚协议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