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13 更新时间:2023-11-10
1. 案件多发于没有资质的施工队
这类施工队技术差,设施简陋,容易发生安全事故。在本院审理的20起农村建房安全纠纷案件中,九成以上发生在没有资质的施工队中。
2. 责任认定困难
农村建房大多没有正规的施工合同,事故发生后,承包人和建房户相互推卸责任,导致案件责任认定困难。例如,本院审理的富山乡张某等5人诉被告徐某、梁某等人的损害赔偿纠纷一案中,建房户徐某与承包人梁某等人相互推卸责任,导致原告张某等人的权益长期无法得到保障。在本院审理的20起农村建房安全纠纷案件中,有9起因责任人相互推诿而责任难以认定。
3. 调解和执行难度大
由于这类案件的赔偿数额巨大,赔偿义务人能力有限,增加了调解和执行的难度。在本院审理的20起农村建房安全纠纷案件中,只有2起通过调解结案。
1. 安全意识不强
建房户和承包人对建房中可能发生伤亡事故的重视程度不够。在建房过程中,他们往往不设置安全网,不给工人配备安全帽,建房工地也容易被非建筑人员随意进出而无人加以制止。在本院审理的多起农村建房安全纠纷案件中,事故发生的原因往往是建筑工人没有戴安全帽。
2. 技术水平较差
农民建房由于成本限制,往往无法请专业的建筑公司,导致农村出现大量没有资质、没有图纸、没有专业技术、没有完整安全设备的“四无型”施工队。而承包人往往雇佣工资低、没有专业技术的农民工参与建造,这样容易发生安全事故。在本院审理的农村建房安全纠纷案件中,超过50%的受害者都是没有专业技术的建筑工人。
3. 施工设备简陋
目前农村建房所使用的建筑工具大多是一些原始或比较简陋的工具,如卷扬机、吊机、翻斗车等。有些施工队甚至缺乏最基本的安全设施,如安全帽等,无法保障施工安全。
4. 监督管理缺乏
目前,政府职能部门对农民建房的管理主要集中在房屋建造的合法性审批,而对房屋设计的安全性、施工队的资质、技术水平、安全设施是否齐备以及施工过程中的操作等缺乏有效监管。
农村建房安全事故频发,对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产生不利影响,政府职能部门应高度重视。针对农村建房安全问题,我们应采取以下防范措施,以减少和杜绝此类事故的发生:
1. 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安全意识
通过开展宣传教育活动,提高建房户和承包人的安全意识,让他们认识到建房过程中存在的潜在危险,并采取相应安全措施。
2. 加强技术培训,提高施工队伍的专业水平
加强对农民建房施工队伍的技术培训,提高他们的专业水平,使他们能够熟练操作建筑工具,掌握安全施工技术。
3. 加强监管,确保施工安全
政府职能部门应加强对农民建房的监管,不仅要审批房屋建造的合法性,还要关注房屋设计的安全性,确保施工队的资质和技术水平,要求施工过程中必须配备完整的安全设备,并进行监督检查。
4. 建立健全责任追究机制
加强对农村建房安全责任的追究,明确承包人和建房户的责任,建立健全赔偿机制,保护受害人的合法权益。
通过采取上述措施,我们可以有效预防和减少农村建房安全事故的发生,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顺利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