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10 更新时间:2023-09-27
在破产案件中,管理人是一种职务,而非机构的名称。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破产法》的规定,管理人由人民法院指定,并可以由清算组、社会中介机构或自然人担任。管理人的职责是承担破产法规定的职责。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破产法》的规定,管理人是通过人民法院的指定而选任的。人民法院会根据债务人的实际情况,征询有关社会中介机构的意见,并指定具备相关专业知识和执业资格的人员担任管理人。
破产法对管理人并没有要求注册资本方面的要求。然而,对于担任管理人的社会中介机构和自然人,要求提供能够独立承担民事责任的证明材料,或者提供执业责任保险证明。这表明管理人只是一种职务,不可能要求该职务本身承担民事责任。
在破产人的民事诉讼中,管理人作为一种职务,有代表债务人参加诉讼、仲裁或其他法律程序的职责。需要注意的是,管理人是以代表的身份参与诉讼,而不是作为代理人。代表行为和代理行为有以下不同之处:
诉讼代理人的代理权可以通过委托、指定和法定等方式取得,而管理人的代表权只能通过人民法院的指定取得。
诉讼代理人的诉讼权利需要明确代理权限,而管理人的诉讼权利是不受限制的,享有与当事人相同的所有诉讼权利。
诉讼代理人一般不得以自己的名义再行委托诉讼代理人,而管理人可以另行委托诉讼代理人。
诉讼代理人仅负责授权范围内的诉讼,而管理人不仅负责全面参与诉讼,还负责行使裁判文书赋予的权利和履行裁判文书所确定的义务。
建议在法律文书中将原告(被告)表述为某某有限责任公司,而将管理人表述为某某有限责任公司的破产管理人。
这样的表述避免了将管理人作为一个机构独立承担民事责任的误解。同时,避免了将管理人所在的律师事务所作为相对人的误解。根据破产法的规定,担任管理人的主体只是代表破产人参加诉讼,诉讼的权利和义务都归于破产人。如果担任管理人的主体因自身行为给破产人造成损失并引发诉讼,那么原告应该是破产人,被告应该是主体所在的律师事务所。
此外,管理人在行使职责时可以使用专门的印鉴,因此法律文书的表述应与此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