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事诉讼案件中,原告撤诉后还能再起诉吗
点击数:12 更新时间:2023-11-14
撤诉,是指在人民法院受理案件之后,宣告判决之前,原告要求撤回其起诉的行为。那么,原告撤诉之后是否还能再起诉呢?再次起诉的话,法院会不会不予受理?我国民事诉讼法是怎么规定的呢?下文手心律师小编为大家详细解答!
遗产纠纷案件中的撤诉与再起诉
撤诉的法律规定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若干问题的解释规定,原告在诉讼过程中可以自行申请撤诉。一旦法院准许原告的撤诉请求,案件将被终结,法院不再进行审理。
再起诉的法律规定
根据同一解释规定,原告在撤诉后,如果对于同一诉讼请求再次提起诉讼,法院应予受理。然而,在离婚案件中,如果原告在六个月内再次起诉,而且没有新情况或新理由,法院将不予受理。这一规定参照了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二十四条第七项的规定。
特殊情况下的撤诉限制
然而,同一解释还规定,如果当事人在申请撤诉或者按撤诉处理的案件中有违反法律的行为需要依法处理,法院可以不准许撤诉或者不按撤诉处理。此外,如果在法庭辩论终结后,原告申请撤诉而被告不同意,法院也可以不予准许撤诉。
撤诉与再起诉的权利
原告在遗产纠纷案件中撤诉后,是否有权再次起诉是一个重要的问题。根据最高人民法院的相关解释,原告可以自行申请撤诉,并且法院应予受理。然而,在离婚案件中,如果原告在六个月内再次起诉且没有新情况或新理由,法院将不予受理。需要注意的是,如果当事人在申请撤诉或者按撤诉处理的案件中有违反法律的行为需要依法处理,法院可以不准许撤诉或者不按撤诉处理。此外,如果在法庭辩论终结后,原告申请撤诉而被告不同意,法院也可以不予准许撤诉。因此,在撤诉后再次起诉要考虑以上法律规定的限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