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16 更新时间:2023-09-27
根据伤残等级为10级的赔偿比率为10%,因此,残疾赔偿额的计算公式为:上一年度平均年收入(根据城市和农村不同)X 20年(60周岁以上每过一年减一年,75周岁以上按5年算)X 10%。
工伤鉴定是指在申请工伤鉴定的职工被认定为工伤的基础上,在其医疗终结或医疗期满之后,由设区的市以上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对其工伤有关事宜进行鉴定的行为。工伤鉴定的范围包括劳动能力鉴定、停工留薪期鉴定确认、护理等级鉴定、伤残辅助器具配置鉴定等。
从事司法鉴定业务的人员需要满足以下条件之一:
不得从事司法鉴定业务的人员包括因故意犯罪或者职务过失犯罪受过刑事处罚的人员,受过开除公职处分的人员,以及被撤销鉴定人登记的人员。
申请从事司法鉴定业务的法人或其他组织需要具备以下条件:
司法鉴定活动必须严格遵守国家法律、法规的规定,这是评断鉴定过程与结果是否合法和鉴定结论是否具备证据效力的前提。具体体现在以下五个方面:鉴定主体合法、鉴定材料合法、鉴定程序合法、鉴定步骤、方法、标准合法、鉴定结果合法。
工伤索赔的赔偿项目包括以下几种情况:
根据《工伤保险条例》第六十六条第一款的授权,制定了非法用工单位伤亡人员一次性赔偿办法。
非法用工单位伤亡人员指的是无营业执照或者未经依法登记、备案的单位以及被依法吊销营业执照或者撤销登记、备案的单位受到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病的职工,或者用人单位使用童工造成的伤残、死亡童工。对于这些单位,必须按照办法的规定给予伤残职工或者死亡职工的近亲属、伤残童工或者死亡童工的近亲属一次性赔偿。
一次性赔偿包括受到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病的职工或童工在治疗期间的费用和一次性赔偿金。一次性赔偿金的数额应当在受到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病的职工或童工死亡或者经劳动能力鉴定后确定。
劳动能力鉴定由单位所在地设区的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办理,费用由伤亡职工或童工所在单位支付。
根据办法的规定,受到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病的职工或童工在劳动能力鉴定之前进行治疗期间的生活费按照统筹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标准确定,医疗费、护理费、住院期间的伙食补助费以及所需的交通费等费用按照《工伤保险条例》规定的标准和范围确定,并由伤残职工或童工所在单位支付。
一次性赔偿金的支付标准根据伤残等级确定,具体标准如下:
赔偿基数指的是单位所在工伤保险统筹地区上年度职工年平均工资。
对于受到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病造成死亡的职工,一次性赔偿金按照上一年度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20倍支付,并按照上一年度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10倍一次性支付丧葬补助等其他赔偿金。
如果单位拒不支付一次性赔偿金,伤残职工或者死亡职工的近亲属、伤残童工或者死亡童工的近亲属可以向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行政部门举报。经查证属实的,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行政部门应当责令该单位限期改正。
对于赔偿数额与单位发生争议的伤残职工或者死亡职工的近亲属、伤残童工或者死亡童工的近亲属,按照劳动争议处理的有关规定处理。
工伤职工在工伤医疗期间内治愈或者伤情处于相对稳定状态,或者医疗期满仍不能工作的,应当进行劳动能力鉴定,评定伤残等级并定期复查伤残状况。劳动鉴定的具体程序如下:
对于申报工伤与用人单位发生争议的工伤职工及其家属,按照劳动争议的有关规定办理;与劳动行政部门或工伤保险经办机构发生争议的,按照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的有关法律、法规办理。通过以上程序可以更好地保护工伤职工及其家属的合法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