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告亲属是否可以代替出庭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民事诉讼法 > 民诉与仲裁指南 > 民事诉讼参加人法律知识

被告亲属是否可以代替出庭

点击数:22 更新时间:2024-07-24

 
86785

被告亲属是否可以代替出庭

根据我国民事诉讼法的规定,民事诉讼被告可以委托近亲属作为代理人代替当事人出庭审理案件。然而,在离婚等案件中,除非当事人无法表达意思,否则必须由当事人亲自出庭。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五十八条的规定,当事人和法定代理人可以委托一至二人作为诉讼代理人。可以被委托为诉讼代理人的人员包括:

  1. 律师、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
  2. 当事人的近亲属或者工作人员;
  3. 当事人所在社区、单位以及有关社会团体推荐的公民。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六十二条的规定,离婚案件中如果有诉讼代理人,被告本人除非无法表达意思,仍然需要亲自出庭。如果因特殊情况无法出庭,必须向人民法院提交书面意见。

民事诉讼委托代理人的权限是什么

委托诉讼代理人的代理权限来源于当事人、法定代表人或法定代理人的委托。因此,委托诉讼代理人只能在被代理人授权的范围内实施诉讼行为。只有在被代理人授权范围内实施诉讼代理行为,其行为的法律后果才能由被代理人承担。

当事人在诉讼中的权利可以分为两类:

  1. 实体权利或与实体权利密切相关的诉讼权利,如代为承认、放弃、变更诉讼请求;
  2. 纯粹的诉讼权利或与实体权利关系不密切的诉讼权利,如申请回避。

对于前一类权利,由于与当事人的利益关系密切,因此民事诉讼法规定,对这类权利,需要被代理人特别授权。所谓特别授权,是指被代理人对涉及自己的实体权利的处分事项,专门、明确地授予诉讼代理人特定权限。在诉讼代理实务中,有的委托书只笼统地写上“代理诉讼”、“特别代理”、“全权代理”,这都是不正确的。根据《民诉意见》第69条的规定,如果授权委托书仅写上“全权代理”而没有具体授权,诉讼代理人无权代为承认、放弃、变更诉讼请求,进行和解,提起反诉或者上诉。正确的授权方法是明确地写明授予何种涉及实体权利的处分权限。

对于后一类权利,由于不涉及被代理人实体权利的处分权限,因此无需被代理人的特别授权。

延伸阅读
  1. 劳动仲裁的代理人委托问题
  2. 刑诉法在什么情况下提供法律援助
  3. 行政复议代理人的特征及分类
  4. 申请复议的自然人死亡,行政复议终止
  5. 律师为委托人辩护的意义及主要工作

民诉与仲裁指南热门知识

  1. 证人证言的法律效力评估
  2. 档案管理违法违纪行为处分规定
  3. 调解协议书的法律意义和内容
  4. 可以撤诉又同一天再次起诉吗
  5. 拖欠农民工工资起诉法院的收费标准
  6. 诉讼被告人不到场的处理方式
  7. 刑事判决无罪检察院抗诉当事人释放还是羁押
民诉与仲裁指南知识导航

热门解决方案

  1. 刑事诉讼辩护与代理须知
  2. 借款人无力偿还借款时的纠纷
  3. 民间借贷中的保证人
  4. 集体合同的效力
  5. 抚养子女和赡养老人所欠的债务,离婚时如何承担?
  6. 房屋相邻关系
  7. 借名买房纠纷

诉讼文书合同下载

  1. 建设工程委托招标代理合同范本
  2. 工程建设项目招标代理合同范本
  3. 民事委托代理合同协议范本
  4. 公司房屋租赁合同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