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14 更新时间:2024-07-24
根据我国民事诉讼法的规定,民事诉讼被告可以委托近亲属作为代理人代替当事人出庭审理案件。然而,在离婚等案件中,除非当事人无法表达意思,否则必须由当事人亲自出庭。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五十八条的规定,当事人和法定代理人可以委托一至二人作为诉讼代理人。可以被委托为诉讼代理人的人员包括: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六十二条的规定,离婚案件中如果有诉讼代理人,被告本人除非无法表达意思,仍然需要亲自出庭。如果因特殊情况无法出庭,必须向人民法院提交书面意见。
委托诉讼代理人的代理权限来源于当事人、法定代表人或法定代理人的委托。因此,委托诉讼代理人只能在被代理人授权的范围内实施诉讼行为。只有在被代理人授权范围内实施诉讼代理行为,其行为的法律后果才能由被代理人承担。
当事人在诉讼中的权利可以分为两类:
对于前一类权利,由于与当事人的利益关系密切,因此民事诉讼法规定,对这类权利,需要被代理人特别授权。所谓特别授权,是指被代理人对涉及自己的实体权利的处分事项,专门、明确地授予诉讼代理人特定权限。在诉讼代理实务中,有的委托书只笼统地写上“代理诉讼”、“特别代理”、“全权代理”,这都是不正确的。根据《民诉意见》第69条的规定,如果授权委托书仅写上“全权代理”而没有具体授权,诉讼代理人无权代为承认、放弃、变更诉讼请求,进行和解,提起反诉或者上诉。正确的授权方法是明确地写明授予何种涉及实体权利的处分权限。
对于后一类权利,由于不涉及被代理人实体权利的处分权限,因此无需被代理人的特别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