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事人提起异议之诉:专业律师为您解析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民事诉讼法 > 执行程序 > 执行异议法律知识

当事人提起异议之诉:专业律师为您解析

点击数:8 更新时间:2024-01-06

 
86611
在法院执行过程中大家一定是听说过“执行异议之诉”的吧,提起这项诉讼是公民的一项基本的权利,大家可以直接选择将这种诉讼付诸实践。当事人执行异议之诉有什么特点呢?今天手心律师网小编就给大家详细介绍下。

执行异议之诉的法律意义

执行异议之诉是为了保障案外人的实体权利,完善司法救济制度。在2007年《民事诉讼法》修改之前,执行异议程序存在一些问题,限制了案外人合法权益的保护。

一、保障案外人的实体权利,完善司法救济制度

在执行过程中,案外人对执行标的提出异议时,执行员应按法定程序进行审查。然而,这种审查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剥夺了案外人就其实体权利与相对人进行辩论的权利,不利于案外人合法权益的保护。

此外,驳回案外人异议的裁定不能上诉或复议,案外人即使对裁定不服,也没有后续的救济方法。中止执行仅是执行程序的延缓和阻却,与权利保护的彻底性要求相悖。因此,执行异议程序需要进一步改进,以保障案外人的实体权利。

二、切实保护各方主体的合法利益

当案外人、申请执行人、被执行人和债权人的合法利益受到侵害时,他们可以提起诉讼,以保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当事人和案外人执行异议之诉的区别

执行异议是指当事人或利害关系人认为执行程序、执行措施方法违反法律规定时,请求执行法院予以救济的制度。执行异议的事由包括对执行命令不服、对执行的措施方法不服、执行行为违反法定程序以及其他侵害利益的事由。

当事人和案外人执行异议之诉在以下几个方面存在差异:

  1. 主体不同:当事人和利害关系人可以提出执行异议,而案外人、申请执行人、债权人和被执行人也可以提出。
  2. 管辖不同:当事人和利害关系人直接向执行法院提出异议,而案外人、申请执行人、债权人和被执行人需要在执行法院的民事庭提出。
  3. 目的不同:当事人和利害关系人主要是为了更正执行法院的违法行为,而案外人、申请执行人、债权人和被执行人的目的在于有效阻止执行。
  4. 程序不同:当事人和利害关系人的程序是异议-裁定-复议,而案外人、申请执行人、债权人和被执行人的程序是异议-裁定-诉讼。
  5. 保护的利益不同:当事人和利害关系人主要保护的是程序利益,而案外人、申请执行人、债权人和被执行人主要保护的是实体利益。
延伸阅读
  1. 一裁终局劳动者不服怎么办
  2. 劳动争议处理的基本程序和机构?
  3. 行政拘留撤销后要求公安机关进行国家赔偿但是公安机关置之不理,不赔偿
  4. 离婚时申请财产保全用花钱吗
  5. 夫妻离婚后未支付抚养费能提起多次诉讼吗?

执行程序热门知识

  1. 失信人员签订的合同是否有效
  2. 民事取保候审的申请书范本
  3. 案外人执行异议规定
  4. 一、异议审查程序
  5. 非法处置财产的财产量刑标准是什么
  6. 民事诉讼调解不履行的法律处理方式
  7. 执行法官回避的决定权
执行程序知识导航

热门解决方案

  1. 刑事诉讼辩护与代理须知
  2. 假冒注册商标纠纷
  3. 仿冒注册商标纠纷
  4. 集体合同的效力
  5. 劳动纠纷的解决方式之仲裁
  6. 辞退纠纷处理
  7. 房屋买卖纠纷解决方式

诉讼文书合同下载

  1. 离婚房产分割起诉状范本
  2. 抚养权起诉状范本
  3. 行政答辩状范本
  4. 劳动仲裁先于执行申请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