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人表示可以延期执行的中止执行吗
点击数:12 更新时间:2024-07-01
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人民法院在执行法院判决书的时候,如果出现一些特殊的情形时,是可以中止执行的,等中止的原因消失后,恢复执行,那么申请人表示可以延期执行的会不会中止执行?下面由手心律师网小编为读者进行相关知识的解答。
申请人是否可以延期执行的中止执行
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二百五十六条的规定,人民法院在以下情形之一时应当裁定中止执行:
(一) 申请人表示可以延期执行;
(二) 案外人对执行标的提出确有理由的异议;
(三) 作为一方当事人的公民死亡,需要等待继承人继承权利或者承担义务;
(四) 作为一方当事人的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终止,尚未确定权利义务承受人;
(五) 人民法院认为应当中止执行的其他情形。中止执行的情形消失后,执行程序将恢复。
刑事诉讼案件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是否有条件要求
申请执行的条件
与民事诉讼不同,刑事诉讼中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有一些条件要求,包括:
1. 申请执行的法律文书已经生效;
2. 申请执行的法律文书具有可执行的内容;
3. 申请执行人是法律文书规定的权利人或者权利承受人;
4. 义务人没有按期履行义务;
5. 执行法院具有管辖权。如果具备以上条件,接下来需要按照以下程序进行:
申请强制执行的程序
第一步:申请发生法律效力的民事判决、裁定以及刑事判决、裁定,当事人必须履行。一方拒绝履行的,对方当事人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执行,也可以由审判员移送执行员执行。
第二步:法院受理当事人、利害关系人认为执行行为违反法律规定的,可以向负责执行的人民法院提出书面异议。当事人、利害关系人提出书面异议后,人民法院会在收到书面异议后的15日内进行审查。如果理由成立,法院将裁定撤销或改正;如果理由不成立,法院将裁定驳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