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22 更新时间:2024-05-01
在夫妻一方失踪的情况下,无法通过协议离婚解除婚姻关系。协议离婚是指夫妻双方达成一致意见,协商终止婚姻关系,并共同前往民政部门登记离婚。由于一方下落不明,协议离婚方式无法实施。
一般情况下,离婚案件的当事人必须亲自到庭。但是,如果失踪方缺席开庭,法院仍然可以判决离婚与否。
根据《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若干问题的意见》第151条的规定,夫妻一方下落不明,另一方诉至人民法院仅要求离婚而不申请宣告下落不明人失踪或死亡的案件,人民法院应当受理,并通过公告的方式送达诉讼文书给下落不明的一方。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23条第2项的规定,对于下落不明或者宣告失踪的人提起的与身份关系有关的诉讼,应由原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辖。如果原告住所地与经常居住地不一致,由原告经常居住地人民法院管辖。
当然,也可以选择在被告失踪前的最后居住地的法院提起离婚诉讼。
配偶下落不明的离婚诉讼分为两种情况:
1. 下落不明不足两年: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审理离婚案件如何认定夫妻感情确已破裂的若干具体意见》第12条的规定,一方下落不明满两年,对方起诉离婚并经过公告查找确认无下落,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第三十二条第三款的规定,应准予离婚。
2. 下落不明满两年或两年以上:在这种情况下,法院会对事实进行调查,然后决定是否判决离婚。但是一般来说,被告不出庭的情况下,法院判决离婚的可能性较小。原告可以在第一次诉讼后满6个月再次提起离婚诉讼,此时基本都能判决离婚。
夫妻一方失踪满四年后,可以直接向法院提起宣告失踪人死亡的诉讼。人民法院会依法宣告下落不明人死亡,并在宣告之日起解除婚姻关系。申请人可以凭借人民法院的法律文书前往婚姻登记机关办理再次结婚手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