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证债权文书强制执行力与当事人诉权的关系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民事诉讼法 > 执行程序 > 执行一般规定法律知识

公证债权文书强制执行力与当事人诉权的关系

点击数:5 更新时间:2020-05-25

 
85408

赋予债权文书具有强制执行效力的公证,是指公证机构根据当事人的申请,依照法律的相关规定,对于符合法定范围和条件的债权文书依法赋予其强制执行效力的一种特殊的证明活动。

一、法律的相关规定

我国公证法第三十七条第一款规定:“对经公证的以给付为内容,并载明债务人愿意接受强制执行承诺的债权文书,债务人不履行或者履行不适当的,债权人可以依法向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申请执行。” 依该规定,经依法公证的债权文书,在债务人到期不履行或者不完全履行债权文书所确定的义务时,债权人可以不经诉讼,直接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这是法律赋 予公证所具有的特殊效力。这一制度设计的立法价值在于维护交易秩序,保障交易安全,减少诉讼,降低维权成本,从而保障债权人合法权益的实现。但公证法第四 十条规定:“当事人、公证事项的利害关系人对公证书的内容有争议的,可以就该争议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这样在实践中就出现了一些冲突,即当事人取得 具有强制执行效力的公证债权文书后,是否意味着当事人放弃了诉权?一方面,如法律没有明确排除诉权的禁止性规定,当事人便仍然享有诉权;另一方面,若当事 人仍然存在诉权,民诉法规定公证机构赋予债权文书强制执行效力就失去应有的价值。因为即使债权人就一份经公证的具有强制执行效力的债权文书提出了执行申 请,很可能会被利害关系人以起诉的方式加以阻断,而不能立即得到有效执行,因此,赋予公证债权文书以强制执行效力的立法价值也就缺失了。

二、债权人与债务人不可诉的法理分析

就债权人而言,具有强制执行效力的公证债权文书应排除债权人的诉权。理由是:1.债权人申请执行被赋予强制执行效力的公证债权文书,是以自愿放弃相应 诉权为基础的,是双方在对债权文书进行公证时所作的承诺。2.从法条体系解释的角度来分析,民事诉讼法第三编为执行程序编,其中第二百一十四条是对公证机 构赋予强制执行效力债权文书的执行。由此我们可以看出,人民法院生效的法律文书、仲裁机构的裁决书、公证机构赋予强制执行效力的债权文书是处在同一位阶上 的。公证机构出具了执行证书后,债权人就取得了与判决书同等强制执行效力的执行根据,当事人就不能再选择诉讼程序二次确认债权,即当事人不能在同一实体法 律关系上设立两个程序法上的效力。

关于债务人对具有强制执行效力的公证债权文书的内容有争议提起诉讼人民法院应否受理问题,争议的核心是在强制执行是否会侵害债务人的利益。1.依诉讼 契约理论,当事人之间可以通过约定来放弃诉讼的权利,这是契约自由在诉讼上的体现。在公证债权文书中,对于债务人来说,其通过契约的方式放弃了诉权,他就 要对此负责,2.债务人对诉权的自由处分权。民事诉讼法第十三条规定:“当事人有权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处分自己的民事权利和诉讼权利。”这一规定充分说明 民事主体有权处分自己的诉讼权利。债务人自愿接受债权文书强制执行力约束的行为意味着债务人处分了诉讼权利,从法理上说,债务人处分诉讼权利应得到尊重。

三、强制执行与诉讼的对接

公证债权文书被赋予强制执行效力,当出现公证债权文书中债权人违约情形时,公证机关立即申请强制执行,则债务人立刻处于极端危险之地位。但我国有很多制度在客观上给债务人的利益提供了保障。表现在:

由于公证债权文书的强制执行涉及对审判权的部分限制,因此公证权不能无限扩张。根据2000年最高人民法院、司法部《关于公证机构赋予强制执行效力的 债权文书执行有关问题的联合通知》第1条规定,公证机关赋予强制执行效力的债权文书应当具备以下条件:

(1)债权文书具有给付货币、物品、有价证券的内 容;

(2)债权债务关系明确,债权人和债务人对债权文书有关给付内容无疑义;

(3)债权文书中载明债务人不履行义务或不完全履行义务时,债务人愿意接受依 法强制执行的承诺。因此,我国法律对具有强制执行效力的公证债权文书的范围作了很大限制。

此外,最高人民法院于2008年12月26日以法释【2008】17号文,发布了《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当事人对具有强制执行效力的公证债权文书的内容有 争议提起诉讼人民法院是否受理问题的批复》,该批复载明: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二百一十四条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证法》第三十七条的规定, 经公证的以给付为内容并载明债务人愿意接受强制执行承诺的债权文书依法具有强制执行效力。债权人或者债务人对该债权文书的内容有争议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民 事诉讼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但公证债权文书确有错误,人民法院裁定不予执行的,当事人、公证事项的利害关系人可以就争议内容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就 笔者看来,该批复解决了困扰实务界的债权人和债务人的不可诉性、公证的强制执行力与诉讼的对接两大问题,既发挥了公证的功能,提高当事人间解决争端的效 率,减少诉讼,降低维权成本;又充分保障了债务人的利益。

延伸阅读
  1. 律师公证的法律效力问题
  2. 赋予债权文书具有强制执行效力的公证
  3. 公证的定义和作用
  4. 强制执行的流程
  5. 抵押合同能赋予强制执行吗

执行程序热门知识

  1. 失信人员签订的合同是否有效
  2. 民事取保候审的申请书范本
  3. 一、异议审查程序
  4. 再审程序及其时效
  5. 非法处置财产的财产量刑标准是什么
  6. 民事案件委托权限
  7. 民事诉讼调解不履行的法律处理方式
执行程序知识导航

热门解决方案

  1. 刑事诉讼辩护与代理须知
  2. 借款人无力偿还借款时的纠纷
  3. 民间借贷中的保证人
  4. 集体合同的效力
  5. 抚养子女和赡养老人所欠的债务,离婚时如何承担?
  6. 房屋相邻关系
  7. 借名买房纠纷

诉讼文书合同下载

  1. 离婚房产分割起诉状范本
  2. 抚养权起诉状范本
  3. 行政答辩状范本
  4. 劳动仲裁先于执行申请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