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权登记主管机关协助执行股权分为哪几种情况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民事诉讼法 > 执行程序 > 执行一般规定法律知识

股权登记主管机关协助执行股权分为哪几种情况

点击数:5 更新时间:2020-05-25

 
85310

一是协助冻结股权。人民法院作出冻结裁定,对股东在企业中的股权予以冻结,此时,必须取得股权登记机关的协助。人民法院要求股权登记主管机关协助冻结股权时,应当按照有关协助执行的规定,向协助执行人提供生效法律文书副本、冻结裁定、协助执行通知书等。协助执行的登记主管机关接到上述手续材料后,应当暂停办理转让被冻结的股权变更登记。

二是协助转让股权。被执行人作为企业的股东,拒不履行生效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人民法院可以裁定以拍卖、变卖或其他方式将其在企业的股权转让给债权人或第三人。但是,人民法院裁定转让股权的执行权不能代替行政管理权,强制转让股权还必须通过工商行政管理机关依法行使职权才能真正产生法律效力,因而,人民法院还需要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协助执行。工商行政管理机关接到股权转让协助执行通知书和有关法律文书后,分别以下四种情况作出处理:

第一,债权人或者第三人经过拍卖、变卖或其他方式取得股权,并依法院裁定或决定取得股东的合法地位,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应当书面通知企业限期办理相关的变更登记或备案手续。

二,股权依法执行后,需要申请变更登记的,应当提交原任或新任法定代表人签署的申请书,新股东会的决议,修改后的章程,新董事会的决议等文件。

第三,因股权被法院强制执行,企业应当办理变更登记手续而逾期拒不办理的,登记主管机关应依法吊销公司的营业执照;或者依法对企业法人根据情况分别给予警告、罚款、没收非法所得、停业整顿、扣缴、吊销《企业法人营业执照》的处罚。

第四,对股份有限公司和外商投资企业中的股权,人民法院强制股东转让的,按有关专项规定办理。有关企业收到人民法院发出的冻结通知后,负有协助执行义务,如果不履行协助执行义务,擅自向被执行人支付股息或红利,或擅自为被执行人办理已冻结股权的转移手续,造成已转移的财产无法追回的,应当在所支付的股息或红利或转移的股权价值范围内向申请执行人承担责任。如果不主动赔偿,执行法院可以在执行过程中作出赔偿裁定,并以此为根据,强制执行责任人的财产。此外,构成妨害执行的,对企业主管负责人或直接责任人员处以罚款或拘留。

延伸阅读
  1. 国务院令第596号:个体工商户条例
  2. 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令第35号:企业动产抵押物登记管理办法
  3. 失踪纳税户的处理措施
  4. 个体户变更地址流程
  5. 个体户可以转为公司吗

执行程序热门知识

  1. 失信人员签订的合同是否有效
  2. 民事取保候审的申请书范本
  3. 一、异议审查程序
  4. 再审程序及其时效
  5. 非法处置财产的财产量刑标准是什么
  6. 民事案件委托权限
  7. 民事诉讼调解不履行的法律处理方式
执行程序知识导航

热门解决方案

  1. 刑事诉讼辩护与代理须知
  2. 借款人无力偿还借款时的纠纷
  3. 民间借贷中的保证人
  4. 集体合同的效力
  5. 抚养子女和赡养老人所欠的债务,离婚时如何承担?
  6. 房屋相邻关系
  7. 借名买房纠纷

诉讼文书合同下载

  1. 委托招商代理合同范本
  2. 个人股权转让合同范本
  3. 公司与经销商合同模板
  4. 饭店装修合同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