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上货物运输保险免责条款效力争议案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保险法 > 保险类别 > 运输保险法律知识

海上货物运输保险免责条款效力争议案

点击数:10 更新时间:2019-08-09

 
837
原告:青岛X钢管有限公司

被告:某保险公司

争议焦点:

免责条款-合同条款-代位求偿权

事实部分:

原告自2001年8月起,就其进口的钢卷向被告投保海上货物运输险,至2001年11月,原告共向被告投保三次,被告先后签发的三份保单皆载明,承包条件为“CoveringAllRisksasperOceanMarineCargoClauseofThePeople’sInsuranceCompanyofChinadated1/1/81Y2KExclusionclause(forproperty)”[根据中国**保险公司1981年1月1日海洋货物保险条款承保一切险、千年虫责任除外条款(财产)]。2001年12月10日,原告将刚接到的第四票货物的提单及发票传真给被告向其投保。12月14日,原告收到被告签发的保险单,承保条件为“CoveringAllRisksasperOceanMarineCargoClauseofThePeople’sInsuranceCompanyofChinadated1/1/81Y2KExclusionclause(forproperty),ExcludingRiskofRust.”[根据中国**保险公司1981年1月1日海洋货物保险条款承保一切险、千年虫责任除外条款(财产),不包括锈*险]。12月15日,该轮停靠青岛港,卸货后原告发现货物因被海水浸泡出现大面积锈损,货损价值322,230元。原告遂向被告提出索赔。被告提出第四份保单中载明了锈*险免责,此时原告才发现保单中加入了一条锈*险免责条款。原告向青岛海事法院提起诉讼,请求判令保单中的锈损免责条款无效,被告赔偿原告货物损失。被告辩称,锈*险不保非常清晰地打印在保单的正面,系承保条件条款,合法有效。且由于原告既没有及时申请扣押承运人的船舶也没有向承运人提起诉讼,主张权利,放弃了对承运人的请求赔偿权利,致使被告不能行使代位求偿的权利,因此,即使被告承担责任,也应当作相应的扣减。

一审法院意见:

保单中的“锈*险除外”是被告的单方意思表示,不能约束原告,该条款应该认定无效。原告的损失为货物的进口价值加合理费用减去残值。被告主张的原告未提起诉讼或未扣押船舶以致被告丧失了代位求偿的权利,没有证据加以证明,不予认定。

据此,青岛海事法院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险法》第十八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六十六条第一款之规定,判决被告签发的保险单中的“锈*险除外”条款无效,原告货损价值322,230元,扣减30%后,被告偿付原告225,561元。

双方均不服判决,提起上诉。

二审法院意见:

保险类别热门知识

  1. 飞机延误险索赔条件
  2. 一、投资型保险的分类
  3. 人身保险费率的定义和组成
  4. 人寿保险理赔程序
  5. 保费及其定义
  6. 关于诉讼财产保全责任险的保险责任
  7. 产品质量法的规定及责任
保险类别知识导航

热门解决方案

  1. 刑事诉讼辩护与代理须知
  2. 借款人无力偿还借款时的纠纷
  3. 民间借贷中的保证人
  4. 集体合同的效力
  5. 抚养子女和赡养老人所欠的债务,离婚时如何承担?
  6. 房屋相邻关系
  7. 借名买房纠纷

热门合同下载

  1. 耗材采购合同范本
  2. 合作协议书
  3. 转让上海公司股权范本
  4. 家庭暴力离婚协议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