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事诉讼庭审人员都有哪些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民事诉讼法 > 审判程序 > 第一审普通程序法律知识

民事诉讼庭审人员都有哪些

点击数:19 更新时间:2025-02-16

 
83609
在民事诉讼中,案件的庭审人员是有规定的,庭审人员主要负责对案件的审理,维持法庭的秩序,维护司法的尊严和案件的正常审理工作,民事诉讼的庭审人员有很多,那么民事诉讼庭审人员都有哪些?下面由手心律师网小编为读者进行相关知识的解答。

民事诉讼庭审人员的构成

在民事诉讼中,第一审合议庭由审判员和陪审员共同组成,而第二审民事案件则由审判员组成合议庭。合议庭的成员人数必须是单数。

法院方面

在法院开庭时,一般需要以下人员到场:

原告方面

在庭审中,原告方面需要以下人员:

被告方面

在庭审中,被告方面需要以下人员:

其他可能相关人员

庭审中可能还涉及以下人员:

民事诉讼程序中存在的问题

立案标准不统一

立案标准的不统一导致了收案范围把握不准。有些法院以行政案件为由不予立案,而将不属于法院管辖的行政案件作为“其他”案由立案。这种不统一的做法使得立案标准缺乏明确性。

不按法定时间立案,不结不收现象严重

一些法院不按照规定的时间立案,也存在不结不收的现象。根据民诉法的规定,法院应当在七日内立案或通知原告不予受理,并说明理由。然而,有些法院不按照这一规定办事。

案由不科学,名称不规范

由于民事案由适用的原则、确定的标准和划分的方法不统一,导致案由的名称不规范和随意性。这不仅不能准确体现案件性质和争执焦点,还会造成司法统计的不科学。

适用程序混乱

一些法院在诉讼程序中存在混乱现象。虽然民诉法规定一审民事案件应由审判员、陪审员或由审判员组成合议庭共同审理,但有些法院在实际操作中未按照规定办事。庭审过程中,一些法院只由审判员一人主持,只在调解不成需要判决时才由合议庭进行。此外,一些法院在传唤当事人和通知其他诉讼参与人方面也存在问题,庭审过于简单,当庭宣判的判决书未按规定期限送达。

民事案件受理范围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108条的规定,民事案件的起诉条件包括:

  1. 原告是与本案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
  2. 有明确的被告;
  3. 有具体的诉讼请求和事实、理由;
  4. 属于人民法院受理民事诉讼的范围和受诉人民法院管辖。

在这些条件中,最后一项条件“属于人民法院受理民事诉讼的范围”并没有明确的规定。根据《民事诉讼法》第3条的规定,人民法院受理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之间因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提起的民事诉讼。具体包括财产关系案件、人身关系案件和劳动争议案件。

财产关系案件指的是平等主体之间的财产关系,包括财产所有、财产权利的流转和财产权利继承等横向的财产关系。人身关系案件则是基于人格权和身份权而衍生出来的一系列权利,包括生命、姓名权、荣誉权以及著作权、发明权、专利权、商标权等。然而基于政治性和隶属性的纵向管理关系产生的社会管理不属于民法调整范围,因此在争议解决时也不能按照民事诉讼法的规范来解决。劳动争议案件则是指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因就业关系引起的纠纷,当事人对劳动仲裁机构的裁决不服时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

延伸阅读
  1. 地域管辖的一般原则
  2. 交通事故损害赔偿的诉讼时效解析
  3. 有新证据二审是否必须开庭审理?
  4. 民事诉讼法第100条规定的拘传条件
  5. 一审法官不送上诉材料如何处理

审判程序热门知识

  1. 一、上诉程序及开庭时间
  2. 《行政处罚法》对简易程序的相关规定
  3. 问题的提出
  4. 民事案件法院二审流程
  5. 法院申请支付令:步骤及要求?
  6. 网上可以向法院申请支付令吗
  7. 有民事判决可申请支付令吗
审判程序知识导航

热门解决方案

  1. 刑事诉讼辩护与代理须知
  2. 民间借贷中的保证人
  3. 集体合同的效力
  4. 抚养子女和赡养老人所欠的债务,离婚时如何承担?
  5. 继承纠纷处理指南
  6. 房屋相邻关系
  7. 借名买房纠纷

诉讼文书合同下载

  1. 离婚房产分割起诉状范本
  2. 抚养权起诉状范本
  3. 行政答辩状范本
  4. 劳动仲裁先于执行申请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