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要做工伤鉴定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劳动工伤 > 工伤鉴定 > 工伤鉴定知识法律知识

为什么要做工伤鉴定

点击数:3 更新时间:2020-05-25

 
79950
在实践中劳动出现工伤是经常出现的一种现象,如果是一些比较危险的行业,劳动都更加容易出现工伤。出现工伤后一般由用人单位在一定的期限内申请工伤认定的,那么为什么要做工伤鉴定?下面由手心律师网小编为读者进行相关知识的解答。

一、为什么要做工伤鉴定

做工伤鉴定的目的是获得工伤保险的赔偿,用人单位为劳动者购买社会保险后,当劳动者出现工伤时只有认定为工伤,劳动者才能享受工伤保险的待遇。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

第三十六条职工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病,且经工伤认定的,享受工伤保险待遇;其中,经劳动能力鉴定丧失劳动能力的,享受伤残待遇。

工伤认定和劳动能力鉴定应当简捷、方便。

二、劳动力鉴定的意义

劳动能力鉴定也可以叫做工伤伤残等级鉴定,是指当劳动者在生产工作中,由于各种原因,劳动能力遭受到不同程序的损害,导致劳动者部分、大部分或者完全丧失劳动能力,有关部门对此作出的鉴别和评定。我国的劳动能力鉴定工作的范围包括对因工负伤和患职业病或因疾病或非因工而导致的劳动能力鉴定问题。

那么,在工伤职工在工伤医疗期内治愈或伤情处于相对稳定状态,或医疗期满仍不能工作的,应当进行劳动能力鉴定。劳动能力进行鉴定,是工伤职工要求支付工伤保险待遇的基础和前提条件,也是工伤保险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

(1)劳动能力鉴定提供的正确结论是批准因工、因疾病和非因工负伤完全丧失劳动能力的劳动者退休、退职的科学依据。

(2)劳动能力鉴定所提供的正确结论也是合理调换因工受伤、造成劳动能力不同程序的损害的劳动者工作岗位和恢复工作等的科学依据。劳动者因工负伤,劳动能力不同程度的丧失,会有三种后果:一是使劳动者可能永远不能再从事任何工作,二是可能使劳动者不能再从事原本适合他的正常工作岗位或职业,三是可能使劳动者本人恢复适合他的工作岗位或职业。到底会导致哪种后果,要依劳动能力鉴定的结果而定。

(3)通过劳动能力鉴定工作,确定出职工因工致残后丧失劳动能力的程度,为保障受伤害职工享受其合法的物质帮助的基本权利和劳动就业的基本权利提供了依据。

(4)通过劳动能力鉴定工作,对职工是否能认定为工伤或职业病提供了政策、标准依据,也保护了受工伤的职工的合法权益。

三、十级伤残的赔偿项目

1、医疗费:凭单据据实结算。

2、误工费(停工留薪期待遇):职工因工作遭受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病需要暂停工作接受工伤医疗的,停工留薪期内,原工资福利待遇不变,由原单位按月支付。停工留薪期一般不超过12个月。伤情严重或者特殊,经设区的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确认,可以适当延长,但延长不得超过12个月。工伤职工在停工留薪期满后仍需治疗的,继续享受工伤医疗待遇。

3、住院伙食补助费:由所在单位按照本单位因公出差伙食补助标准的70%发给住院伙食补助费。

经医疗机构出具证明,报经办机构同意,工伤职工到统筹地区以外就医的,所需交通、食宿费用由所在单位按照本单位职工因公出差标准报销。

4、护理费:生活不能自理的工伤职工在停工留薪期需要护理的,由所在单位负责。

工伤职工已经评定伤残等级并经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确认需要生活护理的,从工伤保险基金按月支付生活护理费。生活护理费按照生活完全不能自理、生活大部分不能自理或者生活部分不能自理3个不同等级支付,其标准分别为统筹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的50%、40%或者30%。

延伸阅读
  1. 工伤保险条例解读
  2. 送外卖途中自己摔伤怎么赔
  3. 临时工遭受事故伤害可申请工伤认定
  4. 公司活动中的受伤是否构成工伤
  5. 工伤鉴定等级能赔偿

工伤鉴定热门知识

  1. 工伤鉴定程序
  2. 九级伤残私了6万合适
  3. 医疗事故九级伤残赔偿多少元
  4. 九级伤残赔偿标准
  5. 青岛市九级伤残赔偿标准2024
  6. 九级伤残怎么计算赔偿
  7. 大拇指没了属于伤残吗,怎么赔偿
工伤鉴定知识导航

工伤赔偿解决方案

  1. 河北省最低工资标准
  2. 加班加点的计算与补休
  3. 追讨工资的法律时效
  4. 集体合同的效力
  5. 劳动者工作不想做了如何随时解除
  6. 何种情形下用人单位不得解除劳动合同
  7. 申请工伤赔偿首先应存在事实劳动关系

劳动人事合同下载

  1. 出国培训协议范本
  2. 劳务协议书范本
  3. 快递公司劳务合同范本
  4. 酒吧规章制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