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7 更新时间:2024-07-06
企业应持有职业病诊断权的医疗机构出具的职业病诊断书,将原始病因记录、医疗终结结论以及评残申请提交至所在地劳动鉴定委员会。
劳动鉴定委员会在收到企业评残申请后30日内,根据国家标准GB/T16180—1996《职工工伤与职业病伤残程度鉴定》,对伤残职工进行鉴定,并作出伤残程度(等级)鉴定结论。根据职工伤残程度(等级)分为10级,其中1至4级为完全丧失劳动能力,5级至6级为大部分丧失劳动能力,7级至10级为部分丧失劳动能力。
劳动鉴定委员会将根据鉴定结论签发《因工残伤程度(等级)鉴定证明书》。
单位或因工伤残职工或者因工死亡职工的亲属如对市劳动鉴定委员会作出的工伤鉴定结论不服,可在15日内向省劳动鉴定委员会申请复核。
在申请省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再次鉴定期间,工伤职工的工伤保险待遇按市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的鉴定结论计算并支付。省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的鉴定结论作出后,按其鉴定结论计算待遇。若经复查鉴定后伤残等级发生变化,从复查鉴定结论作出次月起,按新的鉴定结论支付相应工伤保险待遇。若伤残等级高于前一次的,将补足一次性伤残补助金的差额部分。
若职工因工负伤后不配合检查治疗,影响伤残程度(等级)鉴定或者擅自涂改伤残程度(等级)鉴定结论及有关资料,工伤保险行政主管部门和企业有权停发或者减发有关工伤保险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