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5 更新时间:2023-10-08
住院工伤职工在住院治疗期间,享受职工所在单位按照本单位因公出差伙食补助标准的70%发放的住院伙食补助费。经批准转诊转院去外地就医所需的交通费、食宿费由职工所在单位按照本单位职工因公出差标准报销。
工伤职工在停工留薪期内,享受工资福利待遇不变,由用人单位按月支付。若工伤职工生活不能自理,用人单位将派人护理,所需陪护费用由用人单位按协议支付。
伤残等级为五级和六级且难以安排工作的工伤职工,由用人单位按月发放本人工资的70%和60%的伤残津贴。
伤残等级为五至十级且与用人单位解除了劳动关系的工伤职工,由用人单位根据解除劳动关系时该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为基数,支付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
另外,如果用人单位未参加工伤保险并发生工伤,应按照国家规定的工伤保险待遇项目和标准支付费用。
工伤误工费的计算根据患者是否有固定收入分为两种情况:
对于有固定收入的患者,根据因误工减少的固定收入进行计算。对于收入高于医疗事故发生的上一年度职工平均工资3倍以上的患者,按照3倍计算。
固定收入包括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工作人员因医疗事故耽误工作而丧失的工资、奖金、津贴、特殊工种的补助费等合法收入。个人独资、合伙企业等私营企业以及财务不健全的有限公司出具的特别是证明患者“固定收入”高于上年度职工年平均工资3倍以上的收入证明,需结合税务机关的个人所得税纳税证明等材料方能认定。若受害人无法提供最近三年的平均收入证明,可以参照受诉法院所在地相同或相近行业上一年度职工的平均工资进行计算。
无固定收入的患者包括从事农、林、牧、渔业生产的农村村民以及有街道办事处、乡镇人民政府或有关凭证的其他劳动人员。对于这些人员,工伤误工费根据医疗事故发生地上一年度职工年平均工资进行计算。
对于依法从事第二职业的患者,应根据其实际减少的收入进行合理赔偿。未成年人等没有劳动收入要求赔偿误工费的,不予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