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伤鉴定的依据是什么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劳动工伤 > 工伤认定 > 工伤认定程序法律知识

工伤鉴定的依据是什么

点击数:12 更新时间:2024-06-08

 
78538
工伤的鉴定是有一定的依据的,在工地上,工伤发生的几率是非常高的,而在受到工伤之后,首先应该做的事情就是进行工伤鉴定,工伤鉴定是一个很重要的程序,实践中往往会根据专业鉴定机构的鉴定结论来确定职工的工伤等级。那么工伤鉴定的依据是什么?手心律师小编为您总结了相关知识,希望可以帮助到您。

工伤鉴定程序及内容

工伤鉴定程序

1. 工伤残职工在医疗终结后,应携带相关资料到当地社保机构申请伤残等级评定。

2. 鉴定者应携带医疗机构出具的伤、病、残诊断证明,如病历、出院证明、CT片、化验单、心电图等相关诊断材料,以及《职工伤病残劳动鉴定审批表》,于每周一、二、三、五前来进行鉴定。

3. 鉴定办对鉴定者携带的材料进行专家确认后,需交纳200元鉴定费。若材料不全,由办公室出具委托诊断后,再进行鉴定。

4. 鉴定办每周四定期召开鉴定会议,做出相应等级或结论,并进行公布。

5. 自鉴定材料收下登记之日起15日后,单位劳资人员前来领取鉴定结果及所收全部材料。

工伤鉴定内容

广义的工伤鉴定包括劳动能力鉴定和致残等级鉴定,狭义的工伤鉴定仅指致残等级鉴定。

劳动能力鉴定,又称劳动鉴定,是指劳动者在生产工作中因各种原因造成劳动能力不同程度的损害,导致劳动者部分、大部分或完全丧失劳动能力时,有关部门在医学方面对其进行鉴别和评定的行为。我国的劳动能力鉴定工作通常仅负责因工伤或因病导致的劳动能力鉴定问题。

工伤认定后,工伤伤残级别的鉴定一般由当地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进行。申请工伤伤残鉴定只需向作出工伤认定的劳动部门提出申请,他们会通知您准确的资料和鉴定时间。工伤伤残鉴定的依据是《职工工伤与职业病致残程序鉴定标准》。

延伸阅读
  1. 原告信息
  2. 工地上工伤的赔偿方式
  3. 工伤伤残鉴定费用的确定
  4. 人体轻微伤的鉴定标准
  5. 交通事故骨折的鉴定时间

工伤认定热门知识

  1. 工伤死亡认定时间的法律程序
  2. 工伤认定程序及注意事项
  3. 办理工伤认定所需的必备材料
  4. 原告王XX与被告宝鸡某路桥公司之间的劳动纠纷案件
  5. 工伤认定申请时效单位及特殊情况
  6. 工伤劳动能力鉴定时间
  7. 有工伤认定但未做伤残鉴定怎么赔偿
工伤认定知识导航

工伤赔偿解决方案

  1. 河北省最低工资标准
  2. 加班加点的计算与补休
  3. 追讨工资的法律时效
  4. 集体合同的效力
  5. 劳动者工作不想做了如何随时解除
  6. 何种情形下用人单位不得解除劳动合同
  7. 申请工伤赔偿首先应存在事实劳动关系

劳动人事合同下载

  1. 出国培训协议范本
  2. 劳务协议书范本
  3. 快递公司劳务合同范本
  4. 酒吧规章制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