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法律对劳动争议仲裁管辖权是怎样规定的
点击数:7 更新时间:2023-10-13
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的很多劳动争议都是通过劳动仲裁委员会解决的,此时想要申请劳动仲裁的一方,需要选对仲裁委,然后提交申请书后,才有可能开始劳动仲裁程序。我国法律对劳动争议仲裁管辖的问题,专门作出了规定。下面,和手心律师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我国法律对劳动争议仲裁管辖权的规定
一、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的管辖范围
根据《劳动怎样通缉仲裁法》第二十一条的规定,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负责管辖本区域内发生的劳动争议。具体而言,劳动争议由劳动地或者用人单位所在地的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管辖。双方当事人分别向履行地和用人单位所在地的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的,由劳动合同履行地的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管辖。
二、劳动争议仲裁管辖的原则
劳动争议仲裁管辖的确定应当遵循方便劳动争议当事人仲裁和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审理案件的原则。方便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审理案件是为了保护当事人的权利和减轻维权成本。因此,劳动争议仲裁管辖的确定应以为当事人申请仲裁和应诉提供极大的便利为原则。
三、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的设立和管辖范围
根据《劳动怎样通缉仲裁法》的规定,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按照统筹规划、合理布局和适应实际需要的原则设立。省、自治区人民政府可以决定在市、县设立;直辖市人民政府可以决定在区、县设立。直辖市、设区的市也可以设立一个或者若干个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的设立不按行政区划层层设立。
四、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的管辖区域
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的管辖区域与各级行政区划不完全一致。有时,一个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可能同时管辖多个市辖区,有时一个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可能只管辖一个县或者市辖区内的劳动争议案件。因此,在设立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时,省级人民政府必须同时划定该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的管辖区域。
五、选择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的重要性
选择合适的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对于劳动争议的处理至关重要。根据法律规定,一般情况下,劳动争议由本辖区的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管辖。然而,如果双方当事人分别向劳动合同履行地和用人单位所在地的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那么劳动合同履行地的仲裁委员会将负责管辖。因此,在劳动争议的处理过程中,选择合适的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是十分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