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54 更新时间:2023-10-15
具体的征地补偿费用标准和金额由市、县政府根据法律批准的征地补偿安置方案规定。
土地补偿费用的确定是根据被征用土地在征用前三年的平均年产值来确定的。具体金额按照当地统计部门审定的最基层单位统计年报和经物价部门认可的单价为准。
如果按规定支付的土地补偿费和安置补助费不能保持被征收农民原有的生活水平,可以增加安置补助费。但是原土地补偿费和安置补助费的总和不能超过土地被征用前三年平均年产值的30倍,这一规定已经在2013年3月26日的《土地管理法》中删除。
政府征收农民土地时,必须有合法的项目,并按照国有土地补偿程序给予被征收人合理的补偿。征收行为必须先进行补偿,然后再进行征收,任何违反以上基本原则的征收行为都属于违法征收。被征收人有权拒绝签订征地补偿安置协议,并可以通过申请信息公开、提起行政复议、行政诉讼等方式争取自己的合法权益。
由市县级国土部门在拟被征地村集体范围内发布拟征地公告。
由市县级国土部门会同拟被征地所在的乡镇政府,就拟征地公告的内容征询拟被征地村民的意见。
由市县级国土部门与拟被征地的所有权人、使用权人对拟被征土地的信息进行调查,并进行登记。
由市县级国土部门根据审批机关的要求拟订“一书四方案”,并将材料上报给有审批权的机关进行审批。
征用土地的市县级人民政府应当在收到省政府或国务院征地批准文书之日起十个工作日内,在被征地所在的村集体范围内对征地批文的内容进行公告。
县市级国土部门根据省政府或国务院批准的征地方案,在征地公告发布之日起四十五日内拟订征地补偿安置方案并进行公告。
县市级国土部门应当将草拟的补偿安置方案和听证会上各方发表的意见逐一上报给本级人民政府进行审批。
被征地人应当在征用土地公告规定的期限内,携带土地权属证明到公告规定的地点办理土地补偿登记手续。
按照规定落实征地补偿安置后,被征收人应当按期交付土地给政府机关。
货币补偿是通过专业的评估机构对被拆迁房屋进行估价,确定补偿金额。法定评估依据包括市场评估价、商品房交易均价和重置价。
产权置换是根据评估方法的不同,分为价值标准产权置换和面积标准产权置换。价值标准产权置换是根据被拆迁人房屋的产权价值进行评估,并以新建房屋的产权进行等价置换;面积标准产权置换是以房屋建筑面积为基础,在应安置面积内进行异地产权房屋调换。
结合型补偿是指既给予货币补偿,又进行产权置换。